“过去我们就像‘消防员’,现在变成了‘特战队’!”7月10日,遵义市仁怀市中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了20余年的袁图坤,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向记者道出了仁怀市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的源头,正是该市创新推出的“双线包保”机制——一条行政线压实责任,一条业务线精准服务,双线交织绘就基层公卫新图景。
2025年6月,一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双线包保’工作方案》重磅出台,犹如一剂强心针,让全市64万城乡居民的健康守护有了“新打法”。行政线从市里铺到村里,各级领导挂帅督战,把公卫任务写进基层治理“责任田”;业务线则从市总医院连到村卫生室,健康联络员像毛细血管扎进楼栋院落,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无死角覆盖。
盐津街道率先尝鲜,“健康联络卡”贴上门,成了居民随身的“健康身份证”。84岁的任炳国老人抬手一指:“一个电话,‘健康管家’就到。”216个网格、13支专业队伍在背后全力托举,把“一对一”专属服务做到触手可及。
中枢街道的实战更见真章:高危孕产妇拒诊,村医一键上报,街道即刻调度,专家火速跟进,两小时完成劝导、接诊、建档全流程,行政速度叠加专业力度,效率飙升300%。
仁怀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顺雍用三个“突破”点睛——责任突破,把公卫从“部门活”升格为“政府工程”;效能突破,重点人群响应时间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模式突破,打通“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服务闭环。
责任有人扛,服务送上门,仁怀市正用“双线包保”这支妙笔,把基层公共卫生这幅大写意,一笔一笔绘成群众家门口的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