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1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 “真面目” - 数字报刊系统 月经失调背后的情绪管理技巧 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 “真面目” 学生常见皮肤问题与卫生所诊疗指南 血液净化后如何保护血管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 “真面目”

作者:深圳前海泰康医院 张金金

在体检报告中,甲状腺结节这一诊断越来越常见,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事实上,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团块,人群检出率高达20%-76%。超声检查凭借其无创、便捷、精准的特性,成为揭开甲状腺结节 “真面目” 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帮助我们判断结节性质,制定后续诊疗方案。

认识甲状腺与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下方,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起着关键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质地均匀,而甲状腺结节就是其中出现的异常团块,可单发或多发。

从病理类型来看,甲状腺结节主要分为增生性结节、肿瘤性结节(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囊肿和炎症性结节。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碘摄入异常、自身免疫紊乱、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等都可能诱发。尤其是女性、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长期接触辐射者,更易被甲状腺结节 “盯上”。

超声检查:精准探测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原理,将甲状腺内部结构以图像形式呈现出来。甲状腺位置表浅,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其内部细微结构及结节特征,如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是甲状腺结节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与CT、MRI等检查相比,超声检查无辐射、可实时动态观察,还能反复检查,费用也相对较低,对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同样适用。检查前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患者只需放松颈部,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即可。

超声检查流程详解

检查时,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医生会在颈部涂抹超声耦合剂,这是为了减少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使声波更好地传导。随后,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在颈部移动,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甲状腺及结节情况。

检查过程中,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偶有轻微压迫感。整个检查时间约10分钟,结束后擦净耦合剂即可。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频繁吞咽、说话等动作,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超声报告解读指南

超声报告中,“回声”“边界”“形态”“血流信号” 等是判断结节性质的关键指标。低回声结节比正常甲状腺组织回声低,实性低回声结节需引起重视;边界清晰的结节多为良性,而边界模糊、呈毛刺状或浸润性生长的结节恶性风险较高;形态规则、纵横比小于1的结节倾向于良性,纵横比大于1则恶性可能性增加;若结节内血流丰富,尤其是周边及内部有穿支血流,也要警惕恶性可能。

为了更系统地评估结节风险,临床广泛应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结节进行分级:

1 级为正常甲状腺。

2级为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

3 级为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5%。

4级可疑恶性结节(4a 恶性风险5% -10%,4b为10%-50%,4c为50% - 90%)。

5级高度提示恶性,恶性风险≥90%。

6级为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根据分级,医生可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或诊疗方案。

不同类型结节的超声表现

良性结节常见的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多表现为多发结节,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囊性变、粗大钙化;甲状腺腺瘤常为单发,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匀。

恶性结节以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其超声特征与良性结节有显著差异,常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可见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部分还可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若超声发现这些特征,需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

发现结节后的应对策略

拿到超声报告后,患者应带着报告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自身症状、既往病史等。对于TI-RADS2-3级的良性结节,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结节大小、形态变化;TI-RADS 4级及以上的可疑恶性结节,需进一步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若确诊为恶性,多需手术治疗。

预防甲状腺结节的日常建议

日常生活中,合理摄入碘元素至关重要。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群,可适当减少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的摄入;非沿海地区人群,可食用加碘盐,但也需避免过量。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对甲状腺健康同样意义重大。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通过超声检查,我们能够准确了解其 “真面目”。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定期体检,守护甲状腺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