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这一个季度里,你们骨科一定要注意外派学习人员的管理。同时,对照清单上面的列项,查缺补漏……”对照清单、查找问题、季度巡查,这样的“问题-清单-改进”闭环机制已经在毕节市纳雍县人民医院运行一年了,而这份清单的制定人就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纳雍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富兵。
“有了这份清单以后,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科室存在的不足,也便于我们对照进行调整和规划,对科室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纳雍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陈进说。
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的推动下,纳雍县人民医院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要求为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并量化为表格在医院各个科室执行。
儿科是纳雍县人民医院患者数最多的科室之一,得益于精细化管理制度,去年10月,该科室设置了24小时门急诊和独立运行的留观室,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也使秋冬季节的“一床难求”成为了历史。
“门急诊和门诊留观室独立出来后,不仅减轻了病房的压力,也使患儿的就医流程更加方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纳雍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胡芸说。
管理革新带来的变化也直观可见,据统计,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纳雍县人民医院门诊量、手术量分别增长16.53%、10.25%,三、四级手术增长8.12%,2025年上半年最终认定为院级新技术的共计65项。
“我们来帮扶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最终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医问题。通过这一年来由内到外的建设,住院病人比原来增加了3000多人,门诊病人也增加了7%。”刘富兵说。
(杨梦云 张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