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西结合科学应对感冒 - 数字报刊系统 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耳鸣不止,加强日常护理有奇效 中西结合科学应对感冒 孕妇麻醉安全最重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结合科学应对感冒

作者: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卫生院 欧丹莉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鼻塞、咳嗽、头痛、发热的困扰。虽然感冒通常能自愈,但症状让人难受,影响工作和生活。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在治疗感冒上各有优势,而中西结合疗法能更快缓解症状,减少不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用中西结合的方法科学应对感冒!

感冒的基本成因

在正式介绍治疗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感冒的基本成因。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当我们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就容易乘虚而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全身乏力等。

西医眼中的感冒

在西医看来,感冒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和防止并发症上。对于病毒性感冒,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西医常用的药物包括: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等,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于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用于缓解咳嗽。

然而,这些药物虽然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感冒,且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中医眼中的感冒

中医则认为,感冒是外感风邪所致,风邪又常夹寒、夹热、夹湿等,侵犯人体,导致肺气失宣,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多种类型,并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风寒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常用辛温解表药,如荆防败毒散加减桂枝汤、麻黄汤。

风热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痛咳嗽、痰黄稠等,常用辛凉解表药,如银翘散、桑菊饮。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症状为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黏等,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

中医的治疗方法强调个体化,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达到治疗目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起效较慢。

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将西医的对症治疗与中医的整体调理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形成新的治疗策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西药抗病毒+中药扶正

西医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而中医则强调“扶正祛邪”,即通过增强体质来抵御外邪。在抗病毒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白术、防风等中药,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解热镇痛药+针灸调节

当感冒引起发热、头痛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同时,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体内热邪排出,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大椎、曲池、合谷等。

中药复方+拔罐疗法

中药复方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感冒类型进行个性化配伍,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拔罐疗法则通过负压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排出。对于风寒感冒,可在背部膀胱经拔罐,以助阳气升发;对于风热感冒,可在大椎、曲池等穴位拔罐,以清热解毒。

中西医结合食疗

食疗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的营养学理念不谋而合。感冒期间,合理搭配饮食,既能补充体力,又能辅助治疗。如风寒感冒可食用生姜红糖茶,风热感冒可饮用菊花茶。同时,西医也强调补充维生素C、多喝水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加速康复。

如何有效预防感冒

虽然有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但预防感冒仍然是重中之重。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增强体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避免拥挤场所:在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结语

感冒虽小,却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与生活品质。中西结合新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选择。它不仅仅是药物治疗上的结合,更是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拥抱这种新疗法,让感冒不再成为生活中的烦恼。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