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尖锐湿疣的识别、预防与应对 - 数字报刊系统 有了乳腺炎?别急,我们有办法 尖锐湿疣的识别、预防与应对 妇科手术麻醉如何做到安全无痛 失眠了?试试这些护理小窍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尖锐湿疣的识别、预防与应对

作者:贺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全守殿

尖锐湿疣,一个听起来有点“羞耻”的名字,却悄悄潜伏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它因皮肤赘生物的外观酷似菜花而得名,常被戏称为“菜花病”。虽然名字不雅,但它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防和治疗的。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揭开尖锐湿疣的神秘面纱,告诉你如何识别、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什么是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医学上称为“生殖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HPV病毒有上百种亚型,其中低危型(如HPV6、11)是尖锐湿疣的主要“元凶”。它最喜欢“安家”在人体的生殖器、肛门及周围皮肤黏膜上,形成一个个凸起的赘生物。

外观:初期像针尖大小的小丘疹,逐渐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乳头状或鸡冠状。  

颜色:多为淡红色、粉红色或灰白色,质地柔软,容易出血。  

位置:常见于男性阴茎、龟头、冠状沟,女性大小阴唇、阴道口、宫颈,以及肛周、会阴等部位。

性活跃人群是高危群体,但并非绝对。曾有报道称,有人因共用剃须刀、毛巾等物品间接感染,虽然概率极低,但也提醒我们:预防需从细节做起。

如何识别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的“伪装术”并不高明,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它的踪迹。

观察皮肤变化  

如果生殖器或肛周突然长出小疙瘩,尤其是成群出现,需警惕。菜花状、鸡冠状的赘生物是典型特征,表面可能伴有渗液、糜烂。部分患者会有瘙痒、疼痛,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红肿、流脓。

图片辅助识别  

网络上可搜索到尖锐湿疣的图片,但需注意选择正规医学网站,避免因图片模糊或角度问题产生误解。若发现异常,请立即就医,切勿自行诊断。

误区提醒  

并非所有生殖器部位的赘生物都是尖锐湿疣,需科学分辨。例如,男性龟头边缘的珍珠疹(白色小颗粒)、女性阴道口对称分布的假性湿疣(鱼子状丘疹),均为良性病变,无需恐慌。此外,HPV感染不等于尖锐湿疣,仅低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引发疣体。

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

了解传播途径,是预防的第一步。

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阴道、肛门、口交)是主要传播方式。HPV病毒离开人体后存活时间较短,因此日常接触感染风险极低。

间接接触传播:共用马桶、浴缸、床单等物品感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需注意避免共用剃须刀、毛巾等可能接触破损皮肤的物品。孕妇感染HPV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导致喉乳头瘤病,因此产前检查尤为重要。

预防建议:正确使用安全套,但需注意其无法覆盖所有感染部位。不共用私人物品,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疫苗接种,HPV疫苗(如二价、四价、九价)可预防多种高危型HPV,间接降低尖锐湿疣风险。

感染尖锐湿疣的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疑似症状,请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及时就医:皮肤科医生通过醋酸白试验、HPV核酸检测等手段确诊。避免自行用药,网络偏方、腐蚀性药物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溃疡、疤痕。

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段去除疣体,适合疣体较大或数量较多的患者。药物治疗,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疗法,光动力治疗通过增强局部免疫力预防复发。

伴侣同治:一方感染,另一方需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治愈后建议使用安全套6-12个月。

日常护理:每日清洗外阴,避免搔抓疣体。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降低复发风险。治愈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HPV感染状态。

常见误区与辟谣

误区一:尖锐湿疣无法治愈  

真相: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临床治愈,但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误区二:只有性乱者才会感染  

真相:单一性伴侣也可能感染,避免污名化,倡导科学认知。

误区三:感染后一定会癌变  

真相: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相关,尖锐湿疣多为低危型,癌变风险极低。

结语:科学认知,从容应对

尖锐湿疣虽令人困扰,但并非不可战胜的“洪水猛兽”。通过科学预防、及时治疗和规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关键在于摒弃误解与羞耻感,用理性态度面对疾病。无论男女,都应重视性健康管理,定期筛查、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健康无小事,唯有科学认知与积极行动,才能远离“菜花病”的威胁,拥抱安心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