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脑卒中康复,让大脑“动”起来 - 数字报刊系统 脑卒中康复,让大脑“动”起来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恢复小妙招 泌尿系超声,让健康“水落石出” 头晕怎么办?找出原因很重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脑卒中康复,让大脑“动”起来

作者:河池市中医医院 蒙柳燕

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迅猛、进展迅速,可能引发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作为导致成人残疾的首要因素,它也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一旦发生脑卒中,及时就医与早期康复意义重大。紧握脑卒中康复的“黄金时间窗”,患者功能恢复的几率就越高,残疾程度也能相应减轻。

大脑的可塑性,康复的希望之光

大脑具备强大的可塑性,它能够依据经验积累与学习过程,实现自身结构的重组与功能的适应。即便部分脑细胞因故受损,借助康复训练,其他脑细胞也能发挥“代偿”作用,助力功能恢复。

就像脑卒中引发右侧肢体瘫痪时,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左侧大脑半球能够逐步承担起右侧肢体的运动控制功能。大脑这种独特的可塑性,不仅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与信心。

康复训练,让大脑“动”起来

脑卒中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多方协作的过程,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需齐心协力。其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早期介入至关重要,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启康复训练,通常在发病后24 - 48小时内便可着手进行,卧床期间即开始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循序渐进也不可或缺,从被动运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逐步过渡,持之以恒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全面康复训练唯有长期坚持,才能收获理想成效。个体化治疗同样不容忽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功能障碍等因素,量身定制康复方案。

分阶段康复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急性期目标主要是为后续康复打基础,包括良肢位摆放能让患侧肢体保持功能位,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被动关节活动由治疗师或家属协助患者活动患侧关节,维持关节活动度;恢复期目标以重建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包括上肢训练、下肢训练、平衡训练主动开展患侧肢体运动,如抓握、抬举、步行等;平衡训练可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后遗症期康复目标以适应残留障碍,最大化独立生活能力,包括精细化动作强化、耐力训练、辅助器具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助力患者恢复穿衣、吃饭、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

语言功能训练涵盖口语训练,从简单发音起步,逐步进阶到单词、句子和对话;阅读训练从简单图画、文字开始,逐步提升阅读能力;书写训练从简单笔画、字入手,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认知功能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借助图片、文字、数字等刺激提升患者记忆力;注意力训练通过游戏、任务等方式提高患者注意力;执行功能训练借助计划、组织、决策等任务增强患者的执行功能。

心理康复也不容忽视,心理咨询可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脑卒中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支持小组能为患者和家属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家庭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家庭康复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家属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康复技能,帮助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例如:

1.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每天帮助患者活动患侧关节,保持关节活动度。

2.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鼓励患者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等,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与患者多交流: 与患者多说话,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例如看图说话、读报纸等。

预防复发,守护大脑健康

脑卒中复发率较高,做好预防复发工作极为关键。以下多项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再次发作的风险。

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控制是重中之重。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患者必须严格监测并控制血压,将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遵循医嘱,通过合理饮食、规律用药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需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血脂水平。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或缺。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显著提升脑卒中风险,因此要做到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对预防脑卒中复发十分有益,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此外,保持健康体重也十分重要,肥胖人群应积极减重,降低脑卒中发作的可能性。

结语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