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麻醉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 数字报刊系统 月经“乱了套”,异常出血怎么办 高血压药怎么吃才科学 头孢与酒精同服的危害 麻醉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醉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作者:前海人寿广西医院 陆会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医生,我手术的时候会不会很疼啊?”“放心,麻醉一打,你就睡着了,什么感觉都没有。”其实,麻醉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睡一觉”那么简单。它是一门严谨而复杂的医学科学,涉及到药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麻醉到底是怎么回事。

麻醉的基本概念

麻醉,就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局部或整体暂时失去知觉或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在医学上,麻醉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它不仅能够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还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当复杂,它们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发挥作用。当麻醉药物进入体内后,它们会与神经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使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这样,患者就会暂时失去知觉或感觉,达到麻醉的效果。

麻醉的类型与方式

局部麻醉是指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性地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暂时丧失痛觉。局部麻醉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等。比如,在拔牙时,医生会在牙龈周围注射局麻药,使牙龈局部失去痛觉,这样拔牙时患者就不会感到疼痛了。

全身麻醉则是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方式使麻醉药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使患者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全身麻醉的过程可以分为诱导期、维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在诱导期,麻醉医生会给予患者适量的麻醉药物,使患者逐渐进入麻醉状态;在维持期,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方式,以维持适中的麻醉深度;在恢复期,随着手术结束和麻醉药物的逐渐代谢,患者会逐渐苏醒过来。

除了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外,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麻醉方式,即椎管内麻醉(俗称“半麻”)。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在腰椎间隙穿刺,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脊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这种方式常用于下腹部、盆腔和下肢的手术。

麻醉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麻醉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在麻醉前,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以评估其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如果患者有过敏史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麻醉医生就需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麻醉的风险。

此外,麻醉前还需要患者禁食禁水。这是因为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胃肠蠕动会减弱甚至停止,如果胃内有食物或水分,就可能出现呕吐和误吸的风险。一旦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因此,麻醉前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禁食禁水。

麻醉中的监测与管理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能够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深度,是麻醉医生调整麻醉方案的重要依据。

麻醉医生还需要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方式。这要求麻醉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并做出及时调整。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等,麻醉医生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他们可能会给予患者升压药、降压药或调整呼吸参数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后的恢复与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会逐渐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苏醒的时间因手术类型和个体情况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几分钟就能苏醒,而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苏醒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晕等。这些症状通常是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会随着药物的逐渐代谢而消失。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麻醉后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麻醉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或意识障碍,麻醉医生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治。

此外,麻醉后还需要进行镇痛治疗。手术切口和周围组织的损伤会引起疼痛,而疼痛又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因此,麻醉医生会根据病情对病人进行术后镇痛治疗,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结语

麻醉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它是一门严谨而复杂的医学科学。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麻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们共同关注麻醉医学的发展,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