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一家三代的接力坚守 - 数字报刊系统 一家三代的接力坚守 心理健康进校园 省卫生计生监督局进驻贵黔国际医院 开展“体检式”检查 “每个步骤都不能省” 省疾控中心举办主题科普活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三代的接力坚守

在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翁降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村医——韦荣常,他们一家三代从医,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


韦国朝(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基场卫生所所长,在任38年)

 1961年到归兰水族乡基场卫生所之前,我曾经在三都防疫站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疟疾很严重,很多乡亲患病以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后失去了生命。我的父亲就是因为缺医少药去世的,我到卫生所工作就是不想让更多乡亲重蹈覆辙,让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有个医病的地方。要说做赤脚医生那真是苦,经常都是有村民来敲门,放下碗背上药箱、拎个马灯就走。最远的寨子靠近丹寨县,好多时候头天晚上赶过去,第二天工作,第三天才回来。但做村医也真的受人尊重,退休30多年了,路上还能遇到感谢我曾经给他们家里人看过病的乡亲,我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韦荣常(韦国朝之子,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翁降村村医,工作26年)

 我们这辈人面临的选择和父辈不一样,父亲年老需要我接过村医接力棒时,和我一起长大的好多伙伴都外出打工,起初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可是看着父亲越加吃力的背影,乡亲们看病时发自内心的感谢,我还是回到了村里。从1996年参加村医委培生学习到1999年正式成为一名村医,这段时光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我总觉得还像是昨天。这其间,我曾经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打工半年。春节返乡时,面对村民、老父亲的劝说,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一干就是20多年。我坚守的初心来自父亲,让我坚持把这件事做好的决心来源于村民的信任,每治好一个病人,心里就会多一份成就感,这是金钱换不来的。


韦华健(韦国朝之孙,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翁降村村医,工作5年)

 从小我就看着父亲给乡亲们看病,半夜三更提着药箱就出去我都记不清多少次了,爷爷还时不时给我们讲他当赤脚医生时的事情,我很崇拜他们,但我觉得他们这样的日子太单调也太辛苦,直到2020年我也成了一名村医。在这之前我到过江浙沪打工,爷爷听说村医委培生培训开始的时候叫我回来,我有些不情愿,父亲说尊重我的选择,犹豫再三我还是回来了。和父亲一样,学习3年后我开始了村医工作。这5年来,我们父子俩分工合作、并肩作战。现在父亲坐诊,我做公卫工作。听到大家一声声叫我们韦医生,觉得自己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

(本报记者    文   叶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