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3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安全输血第一步:输血前必查项目解析 - 数字报刊系统 流感治疗的用药、护理与康复要点 子宫肌瘤缠身,豆浆牛奶能喝吗? 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 安全输血第一步:输血前必查项目解析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输血第一步:输血前必查项目解析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 李雄英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生命因及时输血得以挽救。但输血绝非简单的“ABO同型输血”,它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或感染经血传播疾病。为保障输血安全有效,输血前必须抽血完成一系列项目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输血适应证检查、输血相容性检测。下面详细解读每项检查的意义与重要性。

 

ALT检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筑牢健康防线

 

ALT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检测项目之一,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输血前检测ALT,目的是了解患者肝脏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如果发现其水平异常升高,输血可能会对肝脏造成额外的负担,需要谨慎评估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输血前的感染性疾病筛查主要针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这四种常见经血传播疾病,这项检查有着不可忽视的四大意义:

 

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医疗机构中,感染者使用的医疗器械需专门消毒或单独使用。通过筛查明确感染者,能针对性管理医疗器械,防止其他患者接触污染器械,有效减少院内疾病传播风险,杜绝交叉感染。

早发现早治疗:部分感染者早期症状隐匿,难以发现。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感染情况,为感染者争取早期治疗时机,减轻疾病对身体的损害,降低患者负担。

保护医务人员:筛查结果能提醒医务人员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因血液暴露发生职业感染,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减少医疗纠纷:若患者输血后发现感染上述疾病,通过对比输血前后的筛查指标,来确认究竟是医源性感染还是接受输血治疗前就已感染,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输血适应证检查:让血液用在刀刃上

 

血液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医疗资源,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的重要依据。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含量(HG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凝血状态。

 

判断输血必要性:例如,当患者HGB过低,表明身体处于严重贫血状态,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来改善缺氧症状;若PLT过低,可能引起出血,需考虑输注血小板;若PT大于正常范围均值的1.5倍和/或APTT大于正常范围上限的1.5倍,可考虑输注血浆。医生会结合患者病情,依据这些指标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注相应血液成分,避免盲目输血造成血液浪费。

 

评估输血效果:输血后,医生还会再次检测这些指标,通过对比输血前后数值变化,对输血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输血相容性检测:精准匹配“生命之液”

 

输血相容性检测是确保献血者与患者血液匹配的关键步骤,其核心目的是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有效。这项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鉴定和RhD血型鉴定。ABO血型分为A、B、AB、O型,RhD血型则分为阳性和阴性。输血时,首先要确保患者与献血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匹配,这是输血安全的基础。

 

意外抗体筛查: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复杂多样,除ABO和RhD抗原外,还存在多种其他血型抗原。即使ABO和RhD血型相同,患者也可能因输血、妊娠等原因产生意外抗体,导致与献血者交叉配血不合。意外抗体筛查就是为了及时发现患者血清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意外抗体。若抗体筛查呈阳性,需进一步进行抗体鉴定,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以降低交叉配血难度。

 

交叉配血试验:分为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主侧配血是将患者血清与献血者血细胞混合反应,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献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次侧配血则是将患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混合反应,检测献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的抗体。交叉配血是输血前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它如同一场精密的“安全核查”,能全面检查患者与献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不相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确保输入的血液细胞成分能在患者体内有效存活,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综上所述,输血无小事,每一项检查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恢复。待输血的患者应充分认识到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输血风险,让输血真正成为挽救生命、促进康复的有效手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