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2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梗手术室里,护理怎么做? - 数字报刊系统 心梗手术室里,护理怎么做? 炎症指标升高的常见原因 膝盖一弯就疼?轻松走路有妙招 强迫症患者如何自我调适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梗手术室里,护理怎么做?

作者: 柳州市鹿寨县人民医院 陶玉芳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危及生命。在心梗的救治过程中,手术室里的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心梗手术室里,护理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术前护理准备

 

心梗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准备工作。

 

心理护理是首要任务。心梗患者面临病情危重,手术效果未知,常焦虑不安。护理人员主动上前,以温和的话语耐心解释手术流程、目的,分享成功案例,为患者注入信心,助其坚定战胜病魔的决心。

 

生理准备同样不容忽视。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环境。手术器械、药品如无菌手套、麻醉剂、生理盐水等一一备齐,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心电监测仪、除颤器等设备也经过仔细检查,确保功能正常,为手术保驾护航。

 

此外,护理人员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术中及时输药。同时,给予患者适宜氧流量吸氧,预防心肌缺血。对于需抗凝治疗的患者,提前给予肝素等药物,有效防止血栓形成。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为心梗患者的手术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术中护理配合

 

当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后,护理工作就进入了紧张而关键的阶段。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工作,确保麻醉药物的准确给付和患者的安全。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手术医生的需要,及时传递手术器械和药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心梗患者在手术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心率低于50/分时,可静脉推注阿托品;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可在造影前安置临时起搏器;若发生室颤,则立即采取除颤处理。

 

术后护理观察

 

手术结束后,护理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另一个重要的阶段——术后护理观察。护理人员需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同时,还要定期测量体温,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

 

对于手术切口,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对于穿刺部位,如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点,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生命体征和伤口的观察,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术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减少胆固醇、脂肪等的摄入。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身体的康复。

 

饮食与运动指导的具体实施

 

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对心脏造成负担。同时,限制盐的摄入,控制血压,减少心脏的负担。

 

在运动方面,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初期,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呼吸保健操等。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的耐力。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运动反应,及时调整运动方案,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心梗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告诉患者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护理人员还会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因为心梗患者往往因为病情严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

 

在心梗手术室里,护理工作是一项既紧张又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急处理能力。他们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心梗患者的健康与护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生活的信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