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2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管理妊娠期高血压 - 数字报刊系统 气短背后的元凶可能是慢阻肺 如何管理妊娠期高血压 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饮食建议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管理妊娠期高血压

作者:桂林市全州县妇幼保健院 谭郁郁

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许多孕妇和家庭关注的健康问题。根据医学统计,全球约5%-10%的孕妇会在孕期遭遇高血压,这一比例在高龄、肥胖、多胎妊娠等高危人群中更高。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威胁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受限、早产,甚至引发子痫前期、子痫等严重并发症。那么,面对妊娠期高血压,我们该如何科学管理,让血压“老实”下来呢?

认识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且在产后12周内血压可恢复正常。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终身疾病”,而是孕期特有的生理变化。但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伴随蛋白尿、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则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危及母婴安全。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年龄超过35岁、孕前体重指数(BMI)≥28、多胎妊娠、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患有慢性肾病、糖尿病的孕妇,都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发群体。因此,孕前健康评估和孕期定期检查至关重要。

生活调整:从日常细节入手稳血压

血压管理并非仅靠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以下方法简单易行,孕妇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调整。

1. 饮食调整:

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加重血管压力。因此,孕妇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和调味过重的菜肴。同时,钾元素有助于排出多余的钠,可多吃香蕉、土豆、菠菜、橙子等高钾食物。优质蛋白(如鱼、蛋、奶、豆制品)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也是饮食中的“好帮手”,既能维持血管弹性,又能促进胎儿发育。

2. 体重管理: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孕期增重建议为11.5-16公斤;孕前肥胖者,增重应控制在5-9公斤。可通过记录每日饮食和运动情况,结合每周称重,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运动量。例如,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3. 适度运动:

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建议每日运动30分钟,分时段进行(如每次10分钟,分三次完成)。运动时需注意环境安全,避免高温、潮湿或地面不平的场所,运动后若出现头晕、胸闷,应立即休息并补充水分。

4. 戒烟限酒:

吸烟和二手烟会加重血管收缩,增加高血压风险。酒精则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孕期应完全避免。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需坚决抵制。

医疗干预: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

若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压药物。此时,孕妇需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1. 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妊娠期高血压常用拉贝洛尔和甲基多巴治疗。拉贝洛尔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降低血压,对胎儿影响较小;甲基多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全性较高。用药时需固定时间按时服用,避免漏服;密切观察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需及时告知医生。

2. 定期监测血压  

血压波动具有隐蔽性,定期监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建议孕妇在家中自备电子血压计,每日晨起空腹、睡前各测一次,记录数值。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需及时就医。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特殊情况处理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联系产科或急诊科:  

1.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伴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  

2.子痫前期症状:蛋白尿(尿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水肿(尤其下肢和面部);  

3.早产风险:宫缩频繁、阴道流血或流液。

就医时需携带血压记录本,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和用药情况。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预防胜于治疗:孕前准备与长期健康

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需从孕前开始:  

1.孕前健康评估:备孕前3-6个月,积极控制体重、血压,治疗慢性疾病;  

2.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为孕期健康打下基础。

此外,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影响孕期健康,还可能增加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即使产后血压恢复正常,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

妊娠期高血压虽令人担忧,但通过科学管理,大多数孕妇都能平稳度过孕期。关键在于:认识疾病、调整生活、遵医嘱治疗、及时应对。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以健康的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让血压“老实”下来,让孕期更安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