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温胆汤在手,失眠不再愁 - 数字报刊系统 关节僵硬?中医来帮你松绑 小小尿液藏大“秘密”:尿常规检查全揭秘 首饰为何被手术室“无情拉黑” 温胆汤在手,失眠不再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胆汤在手,失眠不再愁

作者: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 梁思雨


失眠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的常见问题。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温胆汤作为经典方剂之一,备受关注。那么,温胆汤真的能让失眠不再愁吗?

 

一、温胆汤是什么

 

温胆汤是一剂历史悠久的中医方剂,属祛痰剂范畴。它最早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集验方》,后经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医籍收录并有所改良,现临床常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配方,具体药物包括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

 

从中医理论来讲,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使痰热得化,胆胃得和,从而改善因痰热内扰、胆胃不和导致的诸多病症。

 

二、温胆汤与失眠的关系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其中痰热内扰是常见病因之一。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郁化热,上扰心神,从而引发失眠。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胸闷脘痞、口苦口黏、舌苔黄腻等症状。

 

温胆汤正是针对这一病机进行调理。半夏、陈皮燥湿化痰,使痰浊得化;竹茹清热除烦,枳实破气消积,二者合用可清化痰热,使热邪得清;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配伍更加协调。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胆胃功能,消除痰热之邪对心神的干扰,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也为温胆汤治疗失眠提供了依据。研究发现,温胆汤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促进睡眠,减轻焦虑。同时,温胆汤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身体的内环境,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三、如何正确使用温胆汤调理失眠

 

温胆汤主要适用于因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患者。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口苦、口黏、胸闷、心烦、舌苔黄腻等症状。此外,对于胆胃不和导致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温胆汤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服用方法:

1.煎服法:将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等药物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约200ml,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中成药:目前市面上也有以温胆汤为基础制成的中成药,如温胆片等,服用方便,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使用。

 

 注意事项:

 

1.辨证论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并非所有失眠患者都适合使用温胆汤。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准确的辨证,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温胆汤。

2.饮食禁忌:服用温胆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四、温胆汤的禁忌与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温胆汤,因其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婴儿发育,而年老体弱者身体机能下降、药物耐受性差,易出现不良反应。此外,温胆汤虽相对安全,但长期或大量服用也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出现此类症状应减少药量或停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五、生活调理与温胆汤相辅相成

 

温胆汤虽然对失眠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对于改善睡眠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过晚,以免过于兴奋而影响睡眠。在心理方面,要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结语

 

温胆汤为调理失眠提供了传统中医智慧,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有独特功效。但使用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禁忌与不良反应。改善睡眠还需结合良好生活习惯与心理调适。多方协同,方能告别失眠困扰,拥抱优质睡眠与健康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