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低血压:生活细节“扶起”精气神 - 数字报刊系统 脑梗恢复期的科学护理方法 低血压:生活细节“扶起”精气神 厌学现象与“空心病”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相关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血压:生活细节“扶起”精气神

作者: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黄灿华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高血压常被大众所熟知,然而低血压同样不容小觑。低血压,即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状态,一般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可判定。它虽不像高血压那样常引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明显损害,却也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

低血压的表现与类型

低血压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毫无自觉症状,而有些则会出现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还会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晕厥或休克。比如,在早晨,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午睡或休息后稍有好转,但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

低血压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低血压多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常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对身体也无明显损伤。病理性低血压则会出现头昏无力、食欲不振、健忘等症状,严重者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甚至口齿不清、呼吸困难等。它又可细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多见于休克状态和急性心脏血管功能障碍;慢性低血压可见于慢性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情况。

低血压对生活的影响

低血压看似不起眼,却对生活有着诸多影响。在日常生活里,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因为头晕、乏力等症状,在工作和学习中难以集中精力,影响效率。例如,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场景中,如驾驶车辆、操作精密仪器等,低血压引发的头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从健康角度来看,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大脑供血不足会引发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问题;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心前区隐痛、不适,甚至在安静时也可能发作心绞痛样症状。而且,低血压还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

生活细节助力改善低血压

1.饮食调理

饮食在低血压的改善中起着关键作用。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增加盐分摄入,但每日需控制在6克左右,避免过量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可通过食用咸菜、酱油等调味品或在饮食中适当加盐来实现。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运动后更应注意补水。多食用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有助于改善贫血引起的低血压。避免空腹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加重症状。

2.适度运动

规律的有氧运动对低血压患者大有裨益。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提高血压。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率,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瑜伽的某些动作,如下犬式、山式、三角式等,能帮助放松身心,调节血压,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60分钟。深呼吸练习也能增加氧气供应,有助于提高血压,建议每天进行几次,每次1015分钟。不过,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作息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对低血压患者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加重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白天适当午休,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4.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低血压患者应避免快速起身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引发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或坐位起身时,先缓慢坐起,稍作休息后再站立。起床时可在床边坐几分钟,待身体适应后再起身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突然弯腰或转身。

定期监测血压

低血压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了解自身血压变化情况。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数据以便医生参考。若发现血压持续偏低或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低血压虽然不像一些重大疾病那样来势汹汹,但它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关注生活细节,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调理,我们可以有效改善低血压症状,让精气神重新扶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