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揭开小肠癌的神秘面纱 - 数字报刊系统 结核痰检,要留几次标本才准确? 痛风不发作就可以大意吗? 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揭开小肠癌的神秘面纱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小肠癌的神秘面纱

作者: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 韦达春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癌症似乎总是与胃、大肠等部位紧密相连,小肠似乎很少被提及。然而,小肠其实也会长癌。小肠癌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3%,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容小觑。了解小肠癌的相关常识,对于我们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小肠癌的神秘面纱。

 

小肠癌基本知识

 

小肠癌的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从发病年龄来看,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3∶2。哪些人更容易患上小肠癌呢?长期吸烟酗酒、偏好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以及有腺瘤、克罗恩病、息肉病等病史的人,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小肠癌常见症状

 

小肠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一些较为典型的症状。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隐痛或钝痛,进食后可能会加重。有些患者还能在腹部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有一定活动度。当肿瘤生长导致肠道狭窄时,就会引起肠梗阻,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化道出血也是小肠癌的常见表现,可表现为黑便或血便。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

 

小肠癌的检查方法

 

内镜检查方面,电子小肠镜直观可视、操作可控,能对小肠肿块活检并治疗出血。胶囊内镜是无创检查中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的,可全小肠检查并定位病变,但不能活检,不适用于梗阻或肠腔狭窄,费用也高。双气囊内镜确诊率高,是诊断金标准,但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大。

 

影像学检查中,X线小肠钡剂造影可显示小肠疾病部位、范围,气钡双重造影法能提高出血性病变诊断率。CT/MRI有助于判断肿瘤部位、大小和范围,伴发肠梗阻时诊断意义更大。超声检查里,经腹超声是常规方法,有“假肾征”和“靶环征”等表现;肠道内窥超声能清晰显示肿瘤侵及肠管层次和深度,有助于判定T分期。PET—CT对小肠肿瘤远处转移灶诊断有优势。

 

血管造影是有效诊治方法,看到造影剂外渗即可确诊并栓塞治疗,但受失血速度和检查时机影响,需在出血活动期将造影剂注入出血部位供血动脉。放射性核素显像是非创伤性检查,主要用于小肠出血定位,敏感性强于血管造影,阳性率为40%~50%,但有时会有假阳性 。

小肠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早期小肠癌患者。根据肿瘤位置和病情,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空肠回肠的肿瘤在手术探查时发现肿瘤比较局限,应该争取将病变肠管连同系膜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十二指肠癌的治疗,由于十二指肠与胰腺在解剖上位置关系密切,所以手术时常常需要将十二指肠、胰腺头部同时切除;若癌瘤已经有远处转移,或者是癌瘤累及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不能分离的时候,则可以依据梗阻部位的不同,做一个胃空肠的吻合等旁路手术,用以解除梗阻。

 

化疗通常用于晚期小肠癌患者或手术后辅助治疗,常用的化学药物有四联霉素、长春新碱等。放疗通过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改善病症,对于晚期不能手术或是术后复发的患者有一定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及介入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小肠癌的预防措施

 

预防小肠癌,合理安排膳食是关键。多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性,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不抽烟、不酗酒、平衡饮食、积极参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和防止肥胖。积极治疗肠道疾病,患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等肠道疾病时,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发展为小肠癌。有小肠癌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进行防癌体检,具体可咨询专业肿瘤医生。

 

就医建议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血、黑便、食欲减退、黄疸、消瘦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若确诊为小肠癌,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可选择普外科或胃肠外科就诊;明确病理诊断为小肠癌,需给予内科治疗时,建议到肿瘤内科就诊。小肠癌预后相对较差,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如有相关症状不要拖延,应及时就医检查。

 

结语

 

当怀疑患上小肠癌时,多种检查手段各显神通。内镜检查能直观观察并活检治疗;影像学检查从不同角度提供诊断依据;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也有独特作用。合理运用这些检查,可助力准确诊断小肠癌,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