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盆底问题知多少?来聊聊尿失禁 - 数字报刊系统 遗传与肿瘤风险的关系  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血压 麻醉复苏,感觉像穿越了吗? 盆底问题知多少?来聊聊尿失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盆底问题知多少?来聊聊尿失禁

作者: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科(心功能科)


 

你是否曾在跑步时突然感到下身一热,或是打喷嚏时一股暖流顺着大腿滑下?又或者,每天频繁跑厕所,连出门买菜都要提前规划好路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背后可能藏着同一个“幕后黑手”——尿失禁。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难言之隐”的真面目,聊聊如何科学应对,让你不再为“漏尿”烦恼。

 

一、尿失禁是什么?

 

尿失禁,简单来说,就是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它并非某种“老年病”,而是盆底肌功能受损的信号。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托着膀胱、子宫和直肠,一旦这张“吊床”松弛或受伤,就容易漏尿。根据漏尿的“触发条件”,尿失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打喷嚏、提重物时漏尿(占比最高,尤其常见于产后女性)。 

2.急迫性尿失禁:突然强烈尿意,来不及上厕所就漏尿(常伴有尿频、尿急)。 

3.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 

 

 

二、为什么“漏尿”会找上我?

 

尿失禁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能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应对。 

 

1.女性生育的“代价”: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会拉伸甚至撕裂盆底肌,就像一根橡皮筋被过度拉扯后失去弹性。

2.更年期的“激素危机”:雌激素是盆底肌的“营养剂”,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肌肉会逐渐萎缩。

3.男性的“前列腺困扰”:前列腺增生或手术后,可能影响尿道控制功能。

4.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久坐不动,都会让盆底肌“不堪重负”。 

 

三、漏尿了,怎么办?

 

尿失禁并非“无药可救”,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以下方法从轻到重,适合不同阶段的患者。 

 

1. 非手术治疗:

 

(1)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公认的盆底肌训练方法,简单易行。具体步骤如下:①找对肌肉:想象自己正在憋尿,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不要憋气或收缩腹部)。②保持节奏:每次持续3-5秒,放松3秒,重复10次为一组,每天3组。③随时随地练习:躺着、坐着、站着都能做,但不要在排尿时练习。坚持4-6周才能见效,需长期坚持。

(2)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避免用力排便,多吃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必要时使用开塞露。避免提重物,单次负重超过10公斤,会增加腹压,建议分多次搬运。 

(3)盆底康复治疗:通过电极片刺激盆底肌收缩,适合肌肉无力者。借助仪器观察肌肉收缩情况,纠正错误动作。 

 

2.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例如,女性常用的“尿道中段悬吊术”,通过植入一条“吊带”支撑尿道,成功率高达90%以上。 

 

四、如何预防尿失禁?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做好这些小事,盆底肌会“感激”你: 

 

1. 坚持盆底肌训练:即使没有症状,30岁以上女性也建议每周练习3次凯格尔运动。 

2. 孕期保护盆底肌:孕晚期可适当练习凯格尔运动,产后42天及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3. 警惕慢性咳嗽:长期吸烟或患有哮喘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4. 男性关注前列腺: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查前列腺健康。 

 

久坐1小时后,起身走动5分钟,缓解盆底压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可提前收紧盆底肌,减少漏尿风险。 

 

五、就医指南:何时该看医生? 

 

尿失禁问题不容忽视,若出现漏尿频率增加(每周超2次)、漏尿量增多需用卫生巾,或伴随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女性可前往泌尿外科、妇科或盆底康复专科,男性则选择泌尿外科。就诊时,医生可能会安排盆底超声检查,以观察盆底肌结构和功能,同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压力变化,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六、不同人群的针对性建议 

 

尿失禁问题需“对症下药”。产后女性要抓住产后42天至6个月的盆底肌修复“黄金期”,及时评估并制定方案,避免过早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借助专业机构训练。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下降易漏尿,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补充雌激素,并多吃钙、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男性患者需优先治疗前列腺疾病,配合医生指导进行盆底肌训练。老年人要管理好慢性病,必要时用辅助工具并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尿失禁并非“难言之隐”,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改善的健康问题。无论是产后女性、更年期女性,还是男性患者,都无需因羞耻而选择沉默。记住,你的健康值得被重视,你的身体会因为你的关注而更加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