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鼻窦炎咋治?别让脑袋“沉甸甸”! - 数字报刊系统 鼻窦炎咋治?别让脑袋“沉甸甸”! 牙敏感怎么办?冷热酸甜不再怕  “脆皮人”如何选择钙剂 轻松应对静脉曲张,护理知识要先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鼻窦炎咋治?别让脑袋“沉甸甸”!

作者: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鹏


 

鼻窦炎,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名词,其实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健康小困扰。当鼻窦——那些位于我们鼻子周围的小空腔——因为各种原因发炎时,就会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面部压痛、嗅觉减退等症状,让人感觉脑袋里像是装满了沉重的石头,这就是“沉甸甸”的感觉。别担心,通过本文,你将了解到鼻窦炎的基本治疗方法,轻松应对这一烦恼,让脑袋重新变得轻松自在。

 

一、认识鼻窦炎

 

鼻窦炎,简单来说,就是鼻窦发炎了。它的病因多种多样,比如感冒、过敏、鼻中隔偏曲(鼻子中间的软骨和骨头偏向一边)、牙齿问题等。当这些原因导致鼻窦开口被堵塞,鼻窦内的黏液无法正常排出,细菌就容易在其中滋生,引发炎症。

 

鼻窦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

 

1.鼻塞:鼻子不通气,呼吸不畅。

2.流脓涕:鼻子流出黄色或绿色的浓稠鼻涕。

3.头痛:额头、脸颊或鼻梁周围的疼痛。

4.面部压痛:轻触面部某些区域会感到疼痛。

5.嗅觉减退:鼻子闻不到气味或气味变得不敏感。

 

长期不治疗鼻窦炎,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眼眶蜂窝织炎等。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缓解鼻窦炎的症状,这些措施包括:

 

1. 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可以购买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或者自己调配生理盐水(每500毫升温水中加入约9克无碘盐)。每天冲洗1-2次,可以有效清除鼻腔内的黏液和细菌,减轻鼻塞和流脓涕的症状。

2. 温热敷:用热毛巾敷在额头和鼻子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和头痛。

3. 饮食调整:在饮食上,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鼻窦炎的症状。

4. 环境优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减少过敏原和刺激物。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但要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细菌滋生。同时,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空气污染。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鼻窦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抗生素:如果鼻窦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

2. 止痛药与消炎药:对于头痛和面部压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同时,消炎药(如泼尼松)可以减轻鼻腔内的炎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抗过敏药物:如果鼻窦炎是由过敏引起的,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来减轻症状。

4. 鼻腔喷雾:鼻腔喷雾也是治疗鼻窦炎的常用药物。盐水喷雾可以清洁鼻腔,激素喷雾可以减轻鼻腔内的炎症和水肿。使用喷雾时,应遵循说明书的指导,避免过度使用。

 

四、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鼻窦炎的症状:

 

1. 物理治疗:如蒸汽吸入、超短波治疗等。蒸汽吸入可以通过吸入热蒸汽来湿润鼻腔,促进黏液排出。超短波治疗则利用电磁波来减轻炎症和水肿。

2. 中医调理:针灸、拔罐、中药等传统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中。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拔罐则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中药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个性化调理。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鼻窦炎患者,如果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鼻窦开窗术、鼻窦切除术等,旨在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但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也需要一定的恢复期。

 

五、如何预防复发?

 

预防鼻窦炎的复发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鼻窦炎复发的建议:

 

1. 增强体质:通过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 避免诱因:减少接触过敏原、戒烟限酒、保持鼻腔清洁。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 及时治疗感冒与过敏:感冒和过敏是鼻窦炎的常见诱因。一旦出现感冒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发展为鼻窦炎。

 

综上所述,鼻窦炎虽然常见且可能带来不适,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就可以轻松应对这一健康小困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