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感冒发烧好几天,本以为病快好了,却突然出现没精神、乏力、心慌,甚至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家长们心急如焚,赶忙带孩子来医院,一检查,很可能是儿童心肌炎找上门了。那儿童心肌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感冒后要格外小心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
什么是儿童心肌炎
简单来说,心肌炎就是心肌受到了炎症性损伤。咱们的心脏就像一个超级 “泵”,日夜不停地工作,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心肌,就是这个 “泵” 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心脏能够正常跳动的关键。当心肌受到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或者因为自身免疫、药物或中毒等,引起心肌炎症,就发生了心肌炎。
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免疫系统不像大人那么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上心肌炎。一旦心肌“发炎”,心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干扰,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感冒为何会引发心肌炎
儿童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细小病毒B19、人类疱疹病毒6型、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冒时,病毒可能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同时,免疫反应在抵抗病毒时可能误伤心肌,导致心肌“发炎”。若孩子感冒后未充分休息,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病毒在体内肆虐的机会增加,心肌炎风险也随之上升。
儿童心肌炎有哪些症状
心肌炎在儿童中的症状因其轻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家长需密切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
非特异性的前驱感染症状:心肌炎发病前,孩子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精神不振、易疲劳、食欲缺乏等,这些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家长需细心观察。
心脏症状:幼儿可能出现多汗、面色苍白、发绀、水肿等症状;年长儿童则可能诉说心前区不适、心悸、胸痛、胸闷等。这些症状提示心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影响,这时需立即就医。
重症症状:病情重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灰、皮肤发花、四肢湿冷,甚至晕厥、严重心律失常等。
如何发现和诊断儿童心肌炎
如果孩子在感冒后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医生一般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包括感冒的时间、症状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听听心脏的声音,看看有没有异常。
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抽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就提示可能有心肌损伤。心电图检查也很重要,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常常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比如早搏、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甚至停搏等。心脏彩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泵血功能有没有改变。
得了儿童心肌炎怎么治疗
一旦确诊为心肌炎,治疗的关键是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孩子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让受损的心肌有时间恢复。
药物治疗方面,会根据病情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 、磷酸肌酸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还会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对于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孩子,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儿童心肌炎
预防儿童心肌炎,首先要预防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
孩子感冒后,一定要让他们好好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入蛋白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平时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体育活动,像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儿童心肌炎虽然不是很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在感冒后。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心脏健康,让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