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 数字报刊系统 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超声检查揭开心脏瓣膜病真相 慢阻肺患者能否运动?如何运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 黄曼妮

在孕期,准妈妈们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生活仿佛被幸福与甜蜜包围。然而,有一种悄然潜伏的健康问题——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给这份美好蒙上阴影。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故了解妊娠期糖尿病,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个“甜蜜的烦恼”。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大多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GDM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妊娠前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前次妊娠 GDM 史、巨大胎儿分娩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激素变化: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质 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机体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当胰岛素分泌无法满足孕期需求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基因就像身体里的“小代码”,某些遗传突变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使准妈妈更容易在孕期出现血糖异常。

生活方式:现代生活中,很多准妈妈活动量减少,长期久坐,热量消耗降低。同时,孕期过度进补,摄入大量高糖、高脂肪食物,如蛋糕、油炸食品等,身体无法及时消耗这些多余热量,就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导致体重过度增加,肥胖又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感染风险增加,如泌尿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增加;巨大胎儿发生率增加,导致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概率增高,产后出血风险增加;产后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等。

对胎儿的影响:巨大胎儿、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

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筛查确诊,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筛查与诊断标准——

筛查时间:通常在妊娠24-28周进行筛查。

筛查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75gOGTT 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 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孕前准备: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检测。若体重超标,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 - 23.9之间。

孕期饮食: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主食可选择粗粮,如糙米、全麦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延缓血糖吸收。多吃蔬菜、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等,且控制量)、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减少高糖饮料、糕点的摄入。每天分餐进食,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适当运动:运动可降低妊娠期基础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母儿不良结局。无运动禁忌证的孕妇,推荐1周内至少5日、每日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

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定期监测血糖,妊娠期血糖应控制在餐前及空腹<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 3.3mmol/L。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血糖仍不达标,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目前,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它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孕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胰岛素注射方案。

定期产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增加产检次数,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功能以及孕妇的血糖、血压等指标。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大小、羊水量等;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结语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给孕期带来了挑战,但只要准妈妈们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就能有效降低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每一位准妈妈都是勇敢的战士,愿大家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