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家庭护理 - 数字报刊系统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家庭护理 子宫内膜息肉需要切除吗?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磁共振来帮忙 儿童生长发育的奥秘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家庭护理

作者:横州市人民医院 黄小娟


新生儿黄疸,其实是很多新生儿都会经历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不过,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看到宝宝原本白嫩的皮肤突然变黄,心里难免会有些焦虑和不安。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黄疸观察的那些事儿,让你轻松get到黄疸观察的新手指南!

黄疸基础知识

1.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导致皮肤、巩膜(眼白)和其他组织发黄的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肝脏代谢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容易出现黄疸。

2. 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大多数新生儿都会经历的,一般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就会自然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则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程度较重、进展迅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嗜睡、拒奶、大便颜色异常等)。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根据胆红素水平和临床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蓝光光疗或其他治疗。所以,学会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对于新手父母来说非常重要。

3.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黄疸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慢。此外,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也会导致黄疸。还有部分宝宝因为母乳喂养而出现母乳性黄疸,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黄疸类型。

黄疸观察技巧

1.观察时间与频率

每天观察:宝宝出生后,家长应该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宝宝的黄疸情况,特别是在黄疸的高峰期(出生后2—7天)。

记录变化:注意记录黄疸出现的时间、部位以及变化情况,这样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判断黄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观察内容

皮肤颜色:黄疸通常从头面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四肢。如果黄疸迅速蔓延到全身,或颜色加深,需及时就医。

巩膜颜色:轻轻拨开宝宝的眼皮,观察眼白是否发黄。巩膜发黄是黄疸的重要标志。

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情况:这些也能反映黄疸的严重程度。如果宝宝出现嗜睡、拒奶、大小便颜色异常(如灰白色)等症状,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3. 辅助工具

黄疸测量仪:现在有些医院或母婴店提供黄疸测量仪,可以通过测量宝宝皮肤上的胆红素水平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不过,家庭使用时需要注意操作方法,而且测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评估。

黄疸期间的家庭护理

1.增加喂养次数

频繁哺乳:频繁哺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出,因为宝宝通过排便和排尿可以排出体内的胆红素。所以,家长应该尽量让宝宝多吃多拉,这样有助于减轻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母乳性黄疸通常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如果黄疸程度较高,可在医生建议下暂停母乳3—5天,观察黄疸变化。之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2.保持宝宝大便通畅

按摩腹部:便秘会加重黄疸,所以家长可以适当按摩宝宝的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宝宝排便。

注意饮食: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家长应该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给宝宝吃过多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3.阳光照射

阳光中的蓝光对胆红素有一定的分解作用,但效果有限。在医生建议下,可以适当让宝宝晒太阳,但需注意:

控制时间:每次晒太阳时间建议为15~30分钟,每天2—3次。

重要提示:阳光照射不能替代专业蓝光光疗。如果宝宝的黄疸程度较重或进展迅速,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蓝光治疗。

何时需要就医

1.黄疸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宝宝的黄疸持续加重,或者超过了两周还没有消退,家长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治疗。

2.宝宝出现异常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嗜睡、拒奶、体温异常、大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家长也应该立即带宝宝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宝宝身体出现其他问题的表现,需要医生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结语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过正确的观察和护理,新手父母可以轻松应对。如果黄疸情况异常或有任何担忧,及时咨询医生是最佳选择。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和细心的呵护,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