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科学、实用的扭伤护理步骤 - 数字报刊系统 宝宝拉肚子,这些常识能救命 甲状腺超声,颈部小器官的大检查 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科学、实用的扭伤护理步骤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实用的扭伤护理步骤

作者: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卫生院 廖英姿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走在不平坦的路上,还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小心扭伤脚踝、手腕或其他关节的情况时有发生。扭伤虽然看似小伤,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疼痛加剧、恢复时间延长,甚至留下后遗症。那么,扭伤后应该如何正确护理呢?接下来将介绍一套科学、实用的扭伤护理步骤,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初步判断扭伤还是骨折?

扭伤通常是指韧带因过度拉伸或撕裂导致的损伤,而骨折则是骨骼的完整性被破坏。虽然两者症状有时相似,但初步判断非常关键。

1.扭伤表现: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关节活动受限,但通常仍能勉强活动。

2.骨折表现:剧烈疼痛、明显肿胀、畸形、异常活动(非关节部位出现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骨折,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加重损伤。如果确定是扭伤,接下来的紧急处理至关重要。

紧急处理RICE原则

扭伤后的黄金 72 小时非常关键,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记住这个 “RICE” 原则:

1.Rest(休息):扭伤后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进一步受力。即使疼痛有所缓解,也不要急于恢复运动,以免加重伤势。此时,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将受伤部位轻轻抬高,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Ice(冰敷):在扭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冰敷是关键。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 2 - 3 小时一次。冰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还能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可以在冰袋和皮肤之间垫一层薄毛巾。

3.Compression(加压包扎):冰敷后,可以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受伤部位。包扎能减少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但要注意,包扎不能过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麻木、发凉等。如果感觉包扎部位有明显的疼痛、麻木或者肿胀加剧,就要及时松开绷带调整。

4.Elevation(抬高患肢):休息时,尽量把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比如崴脚后,在脚下垫个枕头;手腕扭伤,用吊带把手臂吊起来。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

后续管理PRICE+原则

在紧急处理后的48-72小时内,随着炎症逐渐消退,我们可以进入后续管理阶段,此时可以引入PRICE+原则,进一步促进康复。

1.Protection(保护):继续使用支具或绷带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伤害。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保护措施。

2.Rest(适度休息):虽然不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但仍需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给身体足够的时间修复。

3.Ice(继续冰敷):如果肿胀仍持续,可继续间断冰敷,但频率和持续时间可适当减少。

4.Compression(维持加压):继续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但应根据肿胀情况适时调整松紧度。

5.Elevation(保持抬高):休息时尽量保持受伤部位抬高,尤其是在晚上,有助于减少晨间肿胀。

6.Exercise(适度锻炼):一旦疼痛减轻,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和力量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或过度运动。

注意事项与误区纠正

1.避免热敷过早:扭伤初期(48小时内)热敷会加重肿胀和出血,应严格遵循RICE原则。热敷应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2.不要盲目按摩:不当的按摩可能会加重韧带损伤,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在扭伤初期,避免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或揉捏,以免加重伤势。

3.合理膳食: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多吃水果、蔬菜、瘦肉和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促进身体康复。

4.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扭伤后的康复过程可能较长,耐心和坚持很重要。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尽管大多数扭伤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自行处理,但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伴有严重的肿胀和淤血。

1.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无法承重或进行正常活动。

2.怀疑有骨折或脱位,出现畸形、异常活动或骨擦音等症状。

3.扭伤反复发生,或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总之,扭伤虽然常见,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就能让受伤部位更快更好地恢复。记住,扭伤后别慌,按 “RICE” 原则处理,再根据恢复情况进行热敷和康复锻炼,就能有效应对扭伤这个小麻烦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