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胰腺炎——沉默的腹部危机 - 数字报刊系统 肝豆状核变性——一种易被忽视的遗传病 儿童静脉畸形要治疗吗 胰腺炎——沉默的腹部危机 多重耐药菌,你知道多少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胰腺炎——沉默的腹部危机

作者:北流市人民医院 何永红

胰腺,这个隐匿于上腹部深处、长约15厘米的器官,虽不显眼,却是人体消化与代谢的关键“工程师”。它兼具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旦这个“双料工厂”发炎,两大功能均会受损,可能触发一系列健康危机。胰腺炎,被誉为“沉默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但严重时可能致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高度重视。

胰腺:身体的“双料工厂”

胰腺坐落于胃的后方,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它的两大功能相互协作,共同维系着人体的健康。

外分泌功能:胰腺分泌胰液,将消化酶输送至十二指肠,助力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是消化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内分泌功能: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则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两者协同工作,维持血糖平衡。

胰腺炎:炎症的连锁反应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发的疾病。胰腺组织会出现水肿、充血,甚至出血、坏死。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伴随腹胀、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以及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会显著升高。

慢性胰腺炎:通常因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长期饮酒等因素导致胰腺慢性损伤。患者可能经历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引发并发症。

高危人群:谁更易中招

胰腺炎的发病并非无迹可寻,以下几类人群更易成为其“目标”——

暴饮暴食者:酗酒、暴饮暴食、过食油腻食物,会使胰腺外分泌旺盛,增加胰腺炎风险。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结石)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诱因,占急性病例的50%左右。

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患者:高脂血症和高钙血症会导致胰液排泄困难,增加胰腺炎的风险。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家族遗传史也是胰腺炎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情绪不舒者:情志不舒,致使肝郁气滞,也可能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

高发季节:警惕这些时段

胰腺炎的发作不仅与个体差异有关,还受季节影响。以下季节是胰腺炎的高发期——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引起急性胰腺炎发作。

夏季:人们习惯喝冰镇饮料,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秋季:人们有进补习惯,过食油腻食物易引发胰腺炎。

冬季:与秋季相似,由于气候转凉,人们食欲旺盛,暴饮暴食易引发胰腺炎。

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和湿度变化较大,人体适应力下降,也是胰腺炎的高发期。

预防策略:守护胰腺健康

预防胰腺炎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具体的预防策略——

戒烟戒酒:酒精是慢性胰腺炎的最大推手,吸烟也会加重病情。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导致胰腺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甘油三脂水平过高的人群,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并调整饮食结构。

胆石症管理:胆道系统疾病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建议定期随访。

饮食智慧:低脂饮食、少食多餐是预防胰腺炎的有效方法。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血糖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胰腺病变。

关键警示:及时就医的信号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持续12小时以上的上腹剧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

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出现黄疸或茶色尿液;

意识模糊、皮肤湿冷(休克征兆)。

应对措施:急性发作时的处理

一旦胰腺炎急性发作,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处理。以下是急性发作时的应对措施——

禁食:病情控制前,应禁食,避免食物刺激胰腺。

逐步恢复饮食:病情控制后,再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正常饮食。

低脂饮食:急性发作后,至少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应避免油腻食物,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终身戒烟酒:为防止胰腺炎再次发作,应终身戒烟酒,并避免动物油和油炸食品。

结语

综上所述,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效。了解胰腺炎的风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识别预警信号,是守护胰腺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个沉默而重要的器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