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一文读懂麻醉复苏与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胃肠息肉的复发与预防 结肠癌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校园流感,怎样避免中招? 一文读懂麻醉复苏与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文读懂麻醉复苏与护理要点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四医院 贾琪


说到麻醉,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大小型手术还是有创检查,都需要运用到麻醉技术。麻醉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手术,通过麻醉药物的使用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处于意识消失、全身无痛的状态,便于手术或有创检查的顺利进行。

在麻醉复苏期间,对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麻醉复苏与护理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麻醉复苏概述

在全身麻醉之后,患者会进入“睡着”的状态,医生能够顺利对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完成之后,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患者会逐渐从麻醉状态转为苏醒状态,但并不是立刻苏醒的,而是有一段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麻醉复苏。在医学角度,麻醉复苏属于麻醉状态和清醒状态的缓冲区,仍然由麻醉科负责管理,需要对患者实施密切的监测和护理,直至患者完全苏醒并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在麻醉复苏期间,患者的疼痛感受、呼吸功能、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由于药物使用类型、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这些变化也会有一定区别。在手术完成后,由于麻醉药物正处于代谢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感觉、不自主躁动、苏醒不完全以及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恶心呕吐、血压波动、低体温等并发症,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苏醒。

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从手术室推往麻醉苏醒室,并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利用呼吸机让患者辅助通气,让患者利用自身的代谢能力将麻醉药物代谢出体外,直至恢复正常状态。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分钟甚至一小时左右,而在此期间对患者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麻醉复苏护理

1. 实施体温监测

在麻醉复苏期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体温症状,通常是由于麻醉后寒战导致的,因此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一般来说,护理人员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并注意让患者体温保持在36℃以上。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趋势或表现,则需要对患者实施保暖措施,可以用温暖的棉被覆盖患者的身体,或者将输注的液体适当加温。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使用一些暖水袋,放置于患者的肢体远端,比如手部、足部等部位,从而起到保暖效果。

2. 循环系统护理

在手术完成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血压波动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监测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以内,如果心率和血压异常,可能是输液速度过快导致的,应当先调整输液速度,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其次,由于长时间手术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存在一定静脉血栓风险,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静脉血栓评估,必要时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干预,预防静脉血栓。

3. 呼吸系统护理

全麻患者在术后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维持患者的血氧。在患者自主呼吸功能逐渐恢复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提出一些指令,比如用力握手、大口深呼吸、睁大眼睛等等,如果患者能够按照指令做出一些动作,表示患者的肌肉力量已经恢复,意识也已经清醒,此时可以将气管导管拔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刚拔管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分泌物堵塞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鼓励患者通过咳嗽来排痰,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

4. 实施镇痛护理

由于麻醉药物的代谢,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疼痛表现,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实施镇痛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疼痛等级评估,根据患者的语言描述、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对疼痛等级实施评估,并针对性地使用药物进行镇痛。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必要时还需要使用一些镇静药物让患者保持镇静。

综上所述,麻醉是手术必不可少的操作,而麻醉复苏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些麻醉复苏与护理相关知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