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肩负着全身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想要检查心脏疾病,心电图是重要的检查方式之一。但是,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只能检查出当时的心电情况。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慌、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但持续时间很短,到医院检查时就已经恢复正常了,心电图也看不出异常表现。
针对于此问题,远程心电图能够顺利解决,通过远程监测心脏来评估心脏疾病。那么,到底什么是远程心电图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远程心电图?
远程心电图的全称为远程动态心电图,属于一种心电信息分析仪器,不但能够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还可以对其空间域、频域、时域的分析,并具有传输一体、数据打印、高分辨率图形等特点。在远程心电图监测中,仪器可以利用互联网、通信等数据传输技术,让心电诊断中心能够获取患者实时的心电信息,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并具有自动报警系统,如果患者心电信息存在异常,心电诊断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提醒,从而评估患者的心脏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心电图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心电图的不足。
远程心电图有哪些适应症?
如果患者经常出现短暂性的胸闷、心悸症状,但是在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体检不易发觉,可以选择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
如果患者存在神经官能症、晕厥以及不明原因猝死的家族史,为了预防这些病症,可以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
如果患者接受起搏器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以及其他心脏手术操作,在出院之后需要持续对心电进行监测,可以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
如果患者存在心律不齐症状,并且已经在药物治疗期间,为了监测治疗效果,可以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
如果患者存在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较为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需要对病情实施监测,并做好心脏康复与慢性病管理,可以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
远程心电图的优缺点
1. 远程心电图的优点
首先,远程心电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对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在传统心电图中,由于只能监测到30秒左右的心电信息,如果患者在这30秒内没有出现异常症状,那么心电图的表现是完全正常的,很容易导致疾病漏诊,而远程心电图能够在24小时内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信息,如果患者出现心电信息异常也能够及时捕捉,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其次,相比于传统动态心电图,远程心电图运用了数据传输技术,能够利用云端预处理+移动互联网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心电诊断中心,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或诊断,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
2. 远程心电图的缺点
虽然远程心电图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远程心电图只有2-3个导联记录,无法将心脏情况更完整地呈现出来。其次,由于远程心电图监测期间,患者是能够正常活动的,而处于活动状态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心电记录结果。
远程心电图监测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远程心电图监测期间,患者应当注意一些事项,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
首先,在心电监测期间,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但要尽量避免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或胸廓、上肢部位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对心电监测造成一定干扰,从而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心电监测期间,患者应当尽量避免接受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检查、CT检查、X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等等,否则不但会影响到影像学检查结果,还会对心电监测过程造成干扰。在心电监测期间,患者要避免洗澡,保持连接仪器部位的清洁,不要让其碰水,否则可能会影响到监测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后,如果患者在监测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将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记录下来,从而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以上就是远程心电图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