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张阿姨在公园散步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群聚集,伴随着焦急的呼喊声。她快步走近,发现一位中年男子倒在地上,面色苍白,毫无反应。周围的人们手足无措,有的拨打急救电话,有的试图唤醒他,但都无济于事。这一幕,正是心脏骤停发生的典型场景,它悄无声息地夺走了无数生命,但也在“黄金四分钟”内,给予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机会。
心脏骤停
1.心脏骤停:无声的杀手
心脏骤停,顾名思义,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各器官尤其是大脑迅速陷入缺氧状态。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急症,其发生往往毫无预兆,但后果却极其严重。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而其中大部分案例发生在院外,缺乏及时的医疗干预。
2.生命的倒计时:黄金四分钟的意义
面对心脏骤停,时间就是生命。医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的前四分钟被称为“黄金四分钟”,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大脑等器官尚未完全丧失功能,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就有可能恢复部分血液流动,保护大脑免受永久性损伤。每延迟一分钟进行CPR,患者的生存率就会显著下降,因此,抓住这“黄金四分钟”,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应对之策
1.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
在进行急救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及患者的环境是否安全,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随后,迅速启动紧急响应系统,寻求帮助,快速取来AED,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120),并简要说明情况,请求专业救援。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判断患者的意识: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喊患者的名字,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说明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2)观察患者的呼吸: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感受是否有呼吸的气息;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叹息样呼吸,说明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3)判断呼吸同时,触摸患者的脉搏:用手指触摸患者的颈动脉,判断时间小于10秒,如果没有感觉到脉搏的跳动,说明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2.“黄金四分钟” 内的急救措施
(1)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主要方法。它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
①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CPR的核心步骤之一,它通过对胸骨施加压力,使胸腔内压力升高,推动心脏排血,从而维持血液循环。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应位于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成人),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手掌根部应紧贴患者胸骨,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身体前倾,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肩肘腕关节轴线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
②打开气道与人工呼吸(可选)
对于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说,在进行胸外按压的间隙,可以打开患者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举颏法”和“双手托下颌法”,目的是使患者的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从而打开口腔和气道。
③人工呼吸:捏紧患者鼻孔,口对口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确保胸廓隆起。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如果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或无法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人工呼吸,可仅进行胸外按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3.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除颤。AED 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设备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在使用 AED 时,要先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然后按下分析按钮,让 AED 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如果 AED 提示需要电击除颤,要确保没有人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除颤后,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预防心脏骤停方法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良好;控制慢性疾病,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定期体检,查心电图等项目;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休息,学会放松,减轻心脏负担。
结语
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情况,但只要我们抓住 “黄金四分钟” 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勇敢地伸出援手,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