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或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虽然能有效帮助患者长期存活,但血液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那么,作为患者或家属,我们该如何在血液透析时预防并发症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血液透析的世界,了解那些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认识血液透析并发症
血液透析并发症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急性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过敏等,常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不久出现;而慢性并发症如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则可能在血液透析较长时间后逐渐显现。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并发症的五大要点
控制血压,稳住健康基石——
高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体内水分和毒素的排出,血压可能会产生波动。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至关重要。
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等药物都是常用的降压药,但药物选择需个体化,强调避免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以防血压骤降。
纠正贫血,提升生命活力——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另一大敌人。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
定期检查血常规,根据患者的贫血情况,应及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必要时补充罗沙司他等新型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监测(如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
合理的膳食也是纠正贫血的重要手段。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以辅助药物治疗,提升生命活力。
预防感染,筑牢健康防线——
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体外循环和免疫系统的受损,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指南建议:血液透析患者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及乙肝疫苗(HBV阴性者),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
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基础——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原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1.2-1.3 g/kg(CKD 5期)、热量摄入是透析患者饮食的基本原则,但要注意限制高磷食物(如加工食品)。
患者可以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并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热量。
此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也不容忽视。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片或矿物质补充剂。
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血管通路是否通畅,定期超声检查内瘘血流速(至少500 mL/min)及狭窄评估。
患者自己也要学会观察血管通路的情况,注意避免压迫通路侧肢体。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此外,保持血管通路的清洁和干燥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患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医护人员则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温馨的血液透析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透析设备的不断升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患者和家属可以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了解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结语
血液透析虽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或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但血液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通过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预防感染、改善营养状况、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等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血液透析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