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忠义国医大师是全国最早提出心病痰瘀互结理论之一,经过60年的临床和科研积累,又相继提出痰瘀毒互结理论、痰瘀毒化风理论。即痰瘀互结证,日久化热成毒生风。
雷忠义国医大大师在治愈数例交感风暴、室速、室颤等患者时,根据《内经》中的“风性善行而数变”特点,提出“从风论治心悸病”,痰瘀毒互结,既可以阻碍气机,气郁化热,热极生风,也因痰瘀毒本身耗气伤阴,阴虚而生风,同时,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风邪外受,心律失常心悸病和“风性主动”很相近,提出了痰瘀毒风互结理论。
近10余年,雷忠义国医大大师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在治疗选方中,大量阅读经典,张仲景所用的炙甘草汤、三甲复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阿胶汤等都寓有“潜阳熄风”和“育阴熄风”之意。根据以上理论,探索性的提出,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类似“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突出痰瘀毒互结化风,耗气伤阴,阴虚生内风,也可化热,热极生风,风行内动,心神不安,虚实夹杂。先生用痰瘀毒风理论指导,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时,在化痰活血、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入了祛风之剂,在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目前只有陕西省中医医院在广泛开展这一诊疗技术,省内建立的雷忠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流派传承人部分人在应用这一技术,还没有在其他片区和病区以及基层医院推广这一诊疗辨证体系。
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我们获得陕西省卫健委项目支出,把雷忠义国医大师从痰瘀毒化风论治心律失常的中医诊疗方法在基层中医院的进行应用推广 。我们团队数次深入到西安市周边地区县级中医医院、柞水县中医医院、岐山县中医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渭南市临渭区中医医院、商洛市中医医院、安康市中医医院、汉中市中医一医院、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合阳县中医医院、丹凤县中医医院等医院进行调研和推广,访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5000人次,其中心律失常患者2000人次。中医诊断心悸病,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患者有以下表现:(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2)可见结、代、促等脉象。(3)常有情志剌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西医诊断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2)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有房性、或者室性早搏,单发或者频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病毒综合征等。
我们通过“送下去”“请上来”等推广方式进行推广:
1.通过专项培训:定期到推广单位做痰瘀同治诊疗常规培训和学习中西医结合心律失常康复的专家共识;
2.巡回医疗:雷氏心病痰瘀流派指定专家到推广单位进行医疗指导、讲座、重点病人讨论、门诊坐诊、病房查房、临床应用指导,系统应用培训;
3.请上来、送下去的方式组织被推广单位医护人员来我院雷忠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学习、进修,再把规范的驱风安神、痰瘀同治心律失常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带回去;
4.通过建设融媒体平台、网络平台对被推广单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宣教,普及中西医心律失常疾病的基本常识和理念。
5.问卷调查和患病率统计,通过对推广单位医生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科普宣教推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调查报告。
经过以上科普教育和推广,经过随访和数据统计分析。科普教育后,心律失常治疗好于单纯用西药抗心律失常药好,很多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中医从“风”论治,心律失常好了,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没有了,发病率明显低了,发病症状较前明显减轻了!且住院次数少了,有的甚至不住院,早期就得到了预防。被推广医院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及诊疗方案,相比以前治疗方法单一、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医治疗方法乏源好的多了,得到了各个被推广医院和参与人群的一致好评。也给地方医院传送了中医特色治疗,使得雷忠义国医大师痰瘀毒化风理论体系得到很好的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