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降低尿酸,预防痛风 - 数字报刊系统 降低尿酸,预防痛风 甲状腺手术后如何应对嗓子不舒服 慢阻肺患者为何容易发热 心律失常:了解症状,及时应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低尿酸,预防痛风

作者: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崇建


痛风,这一日益普遍的疾病,正逐渐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关节的剧烈疼痛,还可能引发心血管、肾脏等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尿酸,作为痛风发病的核心因素,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联着痛风的风险。因此积极控制尿酸水平,成为我们预防痛风、维护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尿酸,我们可以有效抵御痛风的侵袭,享受健康人生。

 

一、尿酸与痛风的关系

尿酸,作为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源自食物摄入与体内细胞分解,于肝脏转化后,主要依赖肾脏排出,以维持体内平衡。然而,尿酸生成过剩或排泄不畅将诱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可能演变成痛风——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升高所致的关节疾病,多发于下肢,表现为突发且剧烈的关节疼痛,伴随红肿。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发作时尿酸水平可能并不升高,约30%的患者在痛风期间尿酸值甚至低于正常。同样,高尿酸血症患者中也仅有10%至20%会发展成痛风,因此,痛风的确诊不能单一依赖血尿酸水平,而需综合考虑患者体征、病情及多项化验结果。

尽管高尿酸不直接等同于痛风,但它为痛风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尿酸持续升高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将沉积于关节、肾脏等处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在关节活动时可能触发炎症,引发痛风。因此,控制尿酸、减少结晶形成是痛风预防的核心。为准确诊断,医生会采用检测关节液或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结晶等金标准方法,并辅以关节镜、双能CT、彩超等现代医疗技术。

二、如何降低尿酸水平

 

在饮食方面,痛风患者需特别注意食物的嘌呤含量。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和肉汤等,是尿酸生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相反,蔬菜、水果和精制米面等低嘌呤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降低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的理想选择。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至关重要,每天至少喝8杯水(约2L),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

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重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和游泳等,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促进尿酸的排泄。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诱发痛风发作。同时,肥胖也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预防痛风的重要措施,因为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药物治疗方面,对于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或痛风频繁发作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尿酸的生成或促进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尿酸水平。然而,药物治疗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尿酸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三、尿酸监测:痛风预防的关键

 

为了有效预防痛风,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检测能让我们及时了解体内尿酸的代谢状况,从而根据结果调整饮食和治疗计划。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建议每3至6个月就进行一次血尿酸检测,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一旦发现尿酸水平有所上升,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这通常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饮食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比例。同时,治疗方案也可能需要根据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已经确诊的痛风患者来说,密切关注尿酸水平的变化更是至关重要。他们应该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治疗和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同样重要。冷敷、抬高患肢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都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四、预防痛风: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1、劳逸结合是关键。过度劳累如同为痛风发作埋下隐患,因此,痛风患者应科学安排工作与生活,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减轻身体负担,预防痛风发作。

2、心态决定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如同心灵的阳光,能够驱散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痛风患者应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疾病,这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更能促进疾病的康复进程。

3、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基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机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痛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时起床与入睡,避免熬夜与作息混乱,让身体在良好的生物钟下运行,远离痛风困扰。

 

结语

 

降低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的重要手段。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从而降低痛风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因此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