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脏病发作如何迅速应对 - 数字报刊系统 心脏病发作如何迅速应对 科学选择体检项目,为健康精准导航 心血管健康,护理来帮忙 有效提高母乳分泌的方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脏病发作如何迅速应对

作者:河池市南丹县人民医院 赵敏


在日常生活的忙碌节奏中,心脏病却可能如潜藏的 “风暴”,毫无预兆地袭来。它不分年龄、性别,一旦发作,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病离世的人数众多,了解如何在这紧急关头迅速行动,便如同握住了救命稻草。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关键的应对步骤。

一、了解心脏病发作的常见症状

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胸痛:可能表现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甚至下颌、手臂等部位。

2.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甚至可能出现端坐呼吸。

3.心跳异常:加快、心慌或不规则。

4.头晕目眩:突然感到身体虚弱无力。

5.大量出汗:即使在没有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警惕心脏病发作的可能,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二、心脏病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在心脏病发作这一紧急情况下,采取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它们能够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中国大陆可拨打120。清晰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以及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确保救护车尽快赶到现场。

2.保持患者平躺并通风: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就地平卧或半卧位,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上半身垫高,处于半坐卧位,有助于呼吸顺畅。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周围环境要保持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3.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史,并且随身携带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让患者服用。硝酸甘油能迅速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绞痛。具体用法是:让患者舌下含服一片,一般在1-3分钟内起效。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可以在5分钟后再含服一片,但注意不能过量服用,以免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速效救心丸一般一次含服4-6粒,一日3次。

4.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  胸外按压:让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双手重叠,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下段,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施救者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托起患者的下颌,使患者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约为30:2。

5.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立即使用。按照AED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然后按下除颤按钮。AED会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必要时进行电击除颤。

三、心脏病发作的预防

心脏病防范于未然更为重要。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 6 克以下,减少动物油脂、油炸食品摄入,少吃甜食,蔬果谷物优质蛋白常相伴,保证营养均衡,体重不超标,肥胖可是心脏的 “大敌”。

戒烟戒酒,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像 “小恶魔” 一样,侵蚀血管内皮,使血管变得狭窄硬化;过量饮酒则会让心脏长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加重负担。规律运动,散步、慢跑、游泳安排起来,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循序渐进,让心脏在适度锻炼中变得更强壮。

情绪管理别忽视,焦虑抑郁都赶跑,长期负面情绪会使体内激素失衡,刺激心脏。定期体检查指标,血压、血糖、血脂等都要重点关注,遵医嘱服药控慢病,为心脏健康筑牢防线。

四、心脏病发作后的康复治疗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适当的运动、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脏病发作的再次发生。

五、结语

心脏病发作是一种紧急且危险的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解其发病原因、症状、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篇科普文章,希望您能掌握心脏病发作时的迅速应对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保护好自己的心脏,远离心脏病的威胁。

记住,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脏病发作的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提高心脏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