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运动能简单有效地控制血糖 - 数字报刊系统 磁共振:一目了然了解脊柱病变 膝关节疼痛,中医来帮你 黄疸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运动能简单有效地控制血糖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动能简单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卢巧飞

血糖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血糖升高的困扰。长期的血糖偏高不仅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那么,面对这一健康挑战,是否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辅助控制血糖呢?答案就是——运动。

何为血糖高?

血糖高,医学上称为高血糖,通常指的是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的状态。其成因复杂,既包括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糖尿病史,也涉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过度肥胖等。高血糖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损害身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增加中风、心脏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运动如何降血糖?

运动为何能够成为降血糖的有效手段呢?这得益于其背后的生理机制。首先,运动能够直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其次,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素更有效地将血糖转运到细胞内,减少胰岛素抵抗现象。此外,规律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进一步改善血糖代谢。

运动类型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因其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中等强度地刺激心肺功能,被认为是降血糖的最佳选择。同时,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虽然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但也能通过提高肌肉质量间接促进血糖管理。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加上两天的力量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

运动强度与时间方面,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量身定制。一般来说,中等强度运动是指能让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并能持续进行、边运动边交谈的程度。运动时间则建议分散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避免长时间连续高强度运动导致的疲劳和受伤风险。

运动降血糖的实践指南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不容小觑,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在踏上运动之旅前,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指导师,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所选运动方式既安全又适宜。同时,选择一套舒适的运动装备,包括合脚的运动鞋和透气的衣物,也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别忘了携带血糖仪和急救卡片,以备不时之需。

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血糖变化,特别是在运动前后进行监测,以有效预防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避免因大量出汗而导致的脱水状况。运动节奏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强度或时长,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节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不适。

运动后恢复同样不能忽视。适当的拉伸动作可以帮助肌肉放松,减轻酸痛感。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营养,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有助于体力的迅速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运动与饮食、药物的协同作用

运动虽好,但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合理饮食、药物治疗构成了降血糖的综合策略。饮食上,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药物治疗方面,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运动、饮食与药物三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血糖的稳定。

常见疑问与解答:

 问:血糖高患者运动时会不会出现低血糖?如何预防?

  答:确实存在这种风险,尤其是在运动前未进食或胰岛素使用不当的情况下。预防措施包括运动前适当进食、携带糖果或含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以及运动时监测血糖。

 问:运动后血糖反而升高是怎么回事?

  答:这可能是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导致应激反应,或是运动后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所致。调整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运动后适当放松,通常可以缓解这一现象。

 问:哪些情况下血糖高患者不宜运动?

  答:当血糖极高(如超过16.7mmol/L)、伴有酮症酸中毒、严重心血管疾病、视网膜出血等情况时,应避免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运动作为降血糖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不仅能够直接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共同守护血糖的健康防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