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老是流眼泪,眼睛怎么了? - 数字报刊系统 医院安全生产细节探索 被蚂蚁咬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糖尿病重症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 老是流眼泪,眼睛怎么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是流眼泪,眼睛怎么了?

作者:南宁市爱尔西柚眼科门诊部 宋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眼睛不由自主地流泪的情况,这不仅让我们感到不适,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眼睛为何会流泪?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眼睛流泪的现象。

眼睛流泪的生理机制

眼泪,是由我们的泪腺和副泪腺分泌的一种透明液体,它不仅能够湿润眼球,还能帮助清除眼球表面的异物和细菌,保护眼睛免受伤害。正常情况下,眼泪会通过泪道系统,即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流入鼻腔,我们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流泪。但是,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眼泪就会过多地溢出眼眶,形成我们所说的“流泪”。

眼睛流泪的常见原因

泪液分泌过多——

眼部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这些炎症会刺激泪腺分泌更多的泪液,同时伴随眼部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

过敏反应:对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的人,在接触过敏原后,眼睛会迅速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泪液分泌增加。

干眼症:虽然听起来矛盾,但干眼症确实会导致流泪。这是因为眼睛表面缺乏足够的水分,刺激泪腺分泌更多泪液来尝试弥补这一不足。

情绪波动:当我们感到高兴、悲伤或愤怒时,泪腺会收到来自大脑的信号,分泌泪液,这是人体自然的情感表达。

荷尔蒙变化:女性在月经期、怀孕期或更年期,由于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出现流泪增多的情况。

泪道阻塞——

先天性畸形:部分人群可能天生泪道狭窄或闭锁,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

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泪道周围的肿胀和狭窄,影响泪液排出。

外伤:眼部外伤或手术后的瘢痕形成,可能阻塞泪道。

老年人泪道功能减弱:随着年龄增长,眼轮匝肌松弛或睑外翻,可能导致泪液排出不畅。

眼部疾病:长期炎症刺激,如结膜炎、角膜炎,也可能导致泪道阻塞。

外部刺激——

强风、灰尘、烟雾等外部环境因素,会直接刺激眼睛,导致泪液分泌增加。

如沙子、睫毛等进入眼睛,也会引起眼泪的过度分泌,试图将异物冲出。

眼睛疲劳——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或书本,会导致眼睛干涩、疼痛,进而刺激泪腺分泌泪液以缓解不适。

如何判断眼睛流泪的原因

面对眼睛流泪,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其背后的原因。这通常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来完成。

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以及眼部检查(如裂隙灯检查、泪道冲洗等)来确定流泪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原因的应对措施

泪液分泌过多——

眼部感染: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或药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

过敏反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非诺贝特眼药水,或口服抗过敏药。

干眼症:使用人工泪液或保湿眼药水,保持眼部湿润,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的食物,如胡萝卜、鱼、坚果等,有助于改善眼部健康。

泪道阻塞——

按摩泪囊:轻轻按摩泪囊区域,有助于促进泪液排出。

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敷在眼部,可以缓解泪道周围的肿胀,促进泪液流通。

抗生素滴眼液:如果伴有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滴眼液以控制炎症。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泪道阻塞,如泪道狭窄、闭锁,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泪道探通术、泪囊造瘘术等。

外部刺激——

避免刺激源:在恶劣天气或环境下,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生理盐水清洗:使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眼睛,可以清除异物,减轻炎症和不适。

眼睛疲劳——

20-20-20规则:每工作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的地方,持续20秒,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眼部运动:定期做眼部运动,如眨眼、上下左右看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眼睛和身体的恢复。

日常预防与注意事项

定期清洁眼睛,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手帕轻轻擦拭眼部,避免用手揉眼。控制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眼睛。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是预防眼睛流泪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有眼部疾病家族史或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更应重视眼部健康。

结语

眼睛流泪,虽然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通过了解眼睛流泪的生理机制、常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眼睛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