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近年来,贵州各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健康中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努力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筑牢健康之基。
“谢谢你们的及时治疗,救了我一命。”刚过完春节,家住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的陶先生来到广顺镇中心卫生院复诊,向去年救治过自己的医护人员连连致谢。
去年冬天,陶先生突发胸痛来到广顺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因病情危急,入院十分钟卫生院便为他完成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正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卫生院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其胸闷、胸痛症状稍缓解。考虑到陶先生的病情,接诊医生又帮助他转往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在卫生院医护人员看来,陶先生得以抢救成功,得益于卫生院顺利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
作为贵州省第三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广顺镇中心卫生院借助次中心建设东风,对标二级医院标准升级改造基础设施,配齐先进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次中心建设,卫生院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有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患者就诊人数明显上升。”广顺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说。
广顺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让广顺镇的老百姓就医得到实惠,也为周边地区群众看病提供了便利。
2021年,贵州提出规划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在距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一定距离的常住人口聚集地区,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加快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将次中心打造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
2022年,贵州启动第一批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并列为当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高位推动。第一批次中心建成后,一年间累计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1.1亿元。
此后连续两年,省卫生健康委相继印发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第二、第三批次中心建设提供路径。
当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150个,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科室、新项目新技术大幅增加,乡级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不断夯实,优质医疗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通过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卫生院就迎来了质的变化。
2023年,土城镇卫生院被纳入省级第二批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获得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多项支持,顺利建成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在县中医医院全方位帮扶下,新增多项新项目、新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医康复馆的服务质量。“用这些新技术综合治疗常见病,见效快、效果好。”土城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医生袁小红说。
如今,全省150家县域医疗次中心发展如火如荼,各个次中心不断补短板、提能力,致力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健康服务带来便利,使基层群众既能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又能享受基层医保政策红利,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经济负担。
今年,贵州省两会再次提出“新建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在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上,省卫生健康委把“新建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纳入今年全省卫健系统全力做好的8件健康为民服务实事之一,持续促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向基层有效下沉,持续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