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癌的“预警器” - 数字报刊系统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癌的“预警器” 甲状腺消融:小创伤大效果 口腔溃疡疼得“要命”咋整?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能喂奶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癌的“预警器”

作者:北海市人民医院 王丽丽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见癌症,但与其他癌症不同,它具有明确的病因和可预防性。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正因如此,HPV检测,尤其是HPV基因分型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手段,堪称宫颈癌的预警器

HPV是什么?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简称HPV)是一类常见的DNA病毒,目前已发现200多种型别。其中,约40种可感染人体生殖道。根据致癌风险高低,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如HPV611,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而高危型如HPV16183133455258等,则与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甚至口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HPV感染非常普遍,有80%以上有正常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HPV。但绝大多数感染属于“一过性”,因为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存在,多达一半的女性可以在感染6个月内清除病毒,绝大多数在感染后几年内可自然清除,不会引发病变。只有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通常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逐步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进而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

为什么要做HPV基因分型检测?

传统的宫颈癌筛查主要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即“液基细胞学检查”或“巴氏涂片”),但这种方法依赖人工判读,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而HPV检测则直接从病因入手,能更早、更准确地识别出高风险人群。

HPV基因分型检测不仅能判断是否感染了HPV,还能精确识别具体感染的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型别的HPV。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型别的致癌风险差异巨大。例如,HPV1618型是“头号危险分子”,我国以医院为基础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显示,子宫颈鳞癌患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97.6%,其中HPV16型最常见(766%),其次是HPV18型(79%)、HPV31型(3.2%)、HPV52型(2.2%)和HPV58型(22%)等;子宫颈腺癌患者的HPV感染率为74.5%,其中HPV1618型依然是最常见的型别。在中国女性中,除1618型外,HPV5258型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因此针对这些型别的精准识别尤为关键。

通过基因分型,医生可以更科学地评估个体患癌风险:若为阴性,则未来数年内患宫颈癌的风险极低,可5年后再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高危型HPV1618型阳性,即使细胞学检查正常,也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若为其他高危型阳性,则可结合细胞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随访或干预。

HPV检测如何进行?

HPV基因分型检测过程简单、无创。通常由妇科医生检查时,用专用刷子轻轻刷取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装于专用的样本保存管中,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之后样本送至实验室,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是否存在HPV感染,并能确定具体型别感染。

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如《预防宫颈癌:WHO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均推荐将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的首选方法,我国指南建议25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一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对于已经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仍需定期接受筛查,因为现有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

检测阳性就等于会得癌吗?

这是许多女性最担心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无需担心 HPV 阳性等于宫颈癌。HPV 阳性仅代表当前有病毒感染,不等于癌变或病变,多数感染会被免疫系统清除。仅持续感染高危型 HPV 且未干预,才可能进展为宫颈癌。发现阳性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做阴道镜活检;同时保持健康生活、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和多个性伴侣,定期随访处理癌前病变,绝大多数人可避免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筛查与疫苗双管齐下

除了定期筛查,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另一道重要防线。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分别覆盖不同数量的HPV型别。疫苗主要预防未感染人群的初次感染,对已感染者无治疗作用。因此,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成年女性仍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结语

总之,HPV 基因分型检测是宫颈癌重要 “预警器”,能精准识别高危型感染。即便检测阳性也无需惊慌,多数感染可自愈。预防宫颈癌,需筛查与疫苗双管齐下,定期筛查、及时干预,为健康筑牢防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