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高血压患者日常如何稳定血压 - 数字报刊系统 糖尿病遇上中医,饮食运动双管齐下 高压氧“氧”护肌肤,痤疮烦恼全消散 高血压患者日常如何稳定血压 盆腔炎来袭,身体有啥信号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血压患者日常如何稳定血压

作者:东兴市人民医院 韦丹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风险。控制血压不仅依赖药物,日常生活的科学管理同样关键。以下从饮食、运动、作息、监测、情绪、用药六个方面,说明如何在日常中稳定血压。

饮食管理:低盐、均衡、控量

饮食对血压的影响较大,合理的饮食能帮助稳定血压。首先要控制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日常生活中,应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腊肉、香肠等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烹饪时少放盐、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品,可多用醋、葱、姜、蒜、辣椒等天然调料增加风味。

增加钾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有益,钾能促进体内钠的排出,帮助调节血压。常见的高钾食物有香蕉、橙子、柚子、菠菜、苋菜、土豆、红薯、豆类等,可将这些食物合理搭配到日常膳食中。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等,选择植物油烹饪,如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控制体重和血脂,间接辅助稳定血压。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添加糖的摄入,如蛋糕、糖果、甜点等。

规律运动:有氧为主,循序渐进

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周至少5天,每天持续30分钟以上。

运动强度以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为宜,或自我感觉“有点吃力但能坚持说话”。

避免剧烈、爆发性运动,如短跑、举重、竞技球类等,以防血压骤升。

运动前后做5-10分钟热身与放松。避免清晨6-10点血压高峰时段锻炼,建议选择下午或傍晚。

如合并心脏病、关节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避免熬夜

每日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入睡时间不晚于23:00,起床时间相对固定。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饮用咖啡或浓茶、进食过饱。创造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如有打鼾、呼吸暂停,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工作间隙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缓解压力与肌肉紧张。

定期监测:掌握血压变化

家庭自测血压是评估疗效和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前30分钟内不吸烟、不喝咖啡、不运动,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分钟。

测量时取坐位,背部靠椅,双脚平放,上臂与心脏同高。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2-3遍,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记录。初诊或调药期间连续测量7天;血压稳定后每周测1-2天。

记录血压值、测量时间、服药情况、有无不适,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情绪管理:保持心态平和

情绪管理对健康至关重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使血压升高。我们要学会识别情绪信号并及时调整,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同时,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避免独处压抑情绪。遇到压力,主动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求助,切勿自我封闭。

规范用药:遵医嘱,不擅自调整

降压药需长期规律服用,即使血压正常也不可自行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引发危险。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服药,包括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时间。常见服药时间为晨起空腹或早餐后。

若出现副作用(如头晕、干咳、下肢水肿等),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调整药物,不可自行换药或减量。

定期复诊,通常每1-3个月一次,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不轻信偏方、保健品替代正规降压药。任何非处方产品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总之,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药物治疗是基础,生活方式干预是根本。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定期监测、情绪稳定和规范用药,大多数患者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将健康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切勿拖延或忽视。健康血压,从每一天的坚持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