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中耳炎的判断、应对及预防 - 数字报刊系统 急性中耳炎的判断、应对及预防 心脏瓣膜病,超声一眼看穿 优化病案管理,保障医患权益 老年糖尿病患者稳血糖有妙招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中耳炎的判断、应对及预防

作者:柳城县人民医院 韦红秀

凌晨两点,孩子突然哭闹喊耳朵疼、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无法入睡;不少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慌了神。其实,孩子突然耳痛,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在“搞鬼”。它常见于儿童,以婴幼儿居多,发作时耳痛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但及时识别、正确处理,大多能很快缓解,不留后遗症。下面,就讲讲如何判断、应对及预防急性中耳炎。

为啥孩子容易得急性中耳炎

耳朵和鼻子间的咽鼓管负责平衡耳内外压力,小朋友的咽鼓管具有短、平、宽和咽口的位置较低等特点,像“直通车道”。

孩子咳嗽、鼻塞或流涕时,鼻咽部细菌、病毒或分泌物更易侵入中耳,引发中耳内黏膜发炎、积液,导致耳痛甚至发烧。

此外,宝宝躺着喂奶易呛奶,奶水可能流入耳朵;孩子用力擤鼻涕会把细菌挤入咽鼓管,都可能诱发炎症。

1岁内宝宝不会说话,若莫名哭闹、频繁抓耳、摇头,或吃奶时碰耳周就哭,可能是耳痛,家长需多留意。

怎么识别急性中耳炎

孩子喊耳痛时,家长可观察这4个信号来判断——

突然喊耳痛且持续时间长

疼痛不是慢慢出现,而是突然发作,可能晚上睡着后突然痛醒,或玩着玩着突然捂着耳朵哭,喊耳痛。

近期有咳嗽、鼻塞及流鼻涕情况

大部分急性中耳炎由感冒引发,若孩子1-2周内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或鼻塞症状,感觉到耳朵听声音闷闷的,耳朵里有嗡嗡声。

可能会拒绝吃奶或进食

吸吮和吞咽会改变耳内压力,加重疼痛,所以有些完宝宝会拒绝吃奶或进食。

孩子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拒绝平躺

躺下会加重耳痛,孩子可能拒绝平躺,非要抱着坐起来,还会用手抓耳朵、挠、拍打耳朵。

不过,不是所有耳痛都是急性中耳炎。若孩子只是偶尔抓耳朵,无发烧、哭闹,精神状态好,可能只是耳屎多、耳朵痒或有异物进入。若出现上述4个信号,尤其是耳痛突然发作且伴随感冒症状,要警惕急性中耳炎。

孩子耳痛时,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当孩子出现耳痛,家长可从调整姿势和及时就医两方面科学应对,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并避免病情加重。

首先是调整姿势缓解疼痛。家长可让孩子采取侧躺姿势,将疼痛的耳朵朝上,比如左耳朵疼就让孩子右侧卧,这样的姿势能让耳朵内可能存在的积液减轻对耳部神经的压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感,让孩子暂时感觉舒适一些。

更关键的是及时就医处理。家长发现孩子耳痛后,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由医生明确病因。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帮助孩子缓解疼痛,但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若诊断为急性中耳炎,这类疾病多为细菌感染所致,需要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家长切勿因孩子疼痛缓解就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感染控制不彻底,导致病情反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日常预防:做好这几点减少患病概率

想要减少孩子耳痛相关疾病的发生,家长可从日常防护入手,做好以下关键要点——

首先,要积极预防感冒。感冒易引发耳部问题,家长需督促孩子勤洗手,降低接触病菌的风险;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若孩子已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家长要懂得正确擤鼻涕方法。正确擤鼻方法:一次只擤一侧鼻孔,用手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发力,切忌两侧鼻孔同时用力擤,避免鼻腔压力过大导致分泌物进入咽鼓管。

其次,要注意小宝宝的喂奶方式。给1岁以内的宝宝喂奶时,需将其斜抱起来,保持身体呈45°角,避免躺着喂奶;喂完奶后,及时竖抱宝宝并轻轻拍打其后背,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奶水呛咳后进入咽鼓管,引发耳部感染。

此外,孩子感冒后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拖延诱发耳部问题。同时,要让孩子远离二手烟,家中不抽烟,也不带孩子去有烟环境,减少烟雾对孩子呼吸道的刺激。

结语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小插曲”,但只要家长们能早期识别、及时就医,遵从医嘱及做好护理,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康复,不留后遗症。如果您怀疑孩子得了中耳炎,请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让专科医师用专业的设备看一看,给孩子一个明确诊断和规范的治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