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基础薄弱的县域医疗中心,到今天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它不仅是守护苗乡侗寨23万群众健康的主阵地,更成为东西部协作与组团式帮扶成效的生动缩影。
它就是锦屏县人民医院,一所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青山绿水间、始建于1951年的县级医院。
近年来,锦屏县人民医院紧抓历史机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根本,借帮扶之力,激内生动力,在管理、技术、人才、服务等维度全面突破,探索出一条西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如今,锦屏县人民医院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蝶变。
党建引领:铸魂强基,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锦屏县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实践。通过“党建入章”、动态优化议事规则等关键机制,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医院决策与运营的全过程。2024年以来,召开党委会36次,审议“三重一大”事项260项,以高效的党政班子沟通机制确保了决策的科学与执行力。
锦屏县人民医院党委持续夯实组织基础,优化支部设置,将支部建立科室上,并设立27个党员先锋岗与模范岗。《党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制度》的推行,强化了党支部在科室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与监督作用。尤为突出的是“双培养”机制的深化与实践——2024年,4名业务骨干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37名党员成长为科室中坚,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共育。
风清气正,方能行稳致远。锦屏县人民医院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谈话,组织中层干部及新职工赴警示教育基地学习,查处违规诊疗、收费等问题,清退违规资金,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一系列扎实举措,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行医的政治生态,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帮扶协作:山海情深,注入跨越发展“强心剂”
对于身处内陆的锦屏县而言,外部优质资源的注入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锦屏县人民医院精准把握东西部协作与省内组团式帮扶双重机遇,借梯登高,实现了技术、管理与人才的全方位升级。
组团式帮扶促进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
来自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的8人专家团队(含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深度融入。其中,1人担任院长,1人任副院长,其余均任职关键科室副主任。他们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病例讨论等方式开展“手把手”传帮带。2025年第一季度,便成功开展了7项县域首例新技术,如“硬质气管镜下气管病损高频电切术”“经腹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等,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帮扶团队牵头系统梳理并修订核心制度,从管理机制层面为锦屏县人民医院运营结构优化筑牢根基。
2025年1月至9月,医务性收入占比提升至47.44%,药占比降至17.64%,体现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的三四级手术占比达54.7%,患者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数据背后,是锦屏县人民医院迈向“技术价值回归、物耗依赖降低、患者体验优化”的良性发展路径。
山海同心,其利断金。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佛山市秉持“锦屏所需、佛山所能”的原则,4年间累计派出5批28名医疗专家接力支援,精准覆盖骨科、康复医学科、血管外科等本地急需领域。帮扶专家累计诊疗患者超2.23万人次,开展手术示教285台,引进冠脉介入、断指再植、无痛胃镜等新技术33项。
康复医学科的“从无到有”是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在佛山市专家钟荣芳的全力推动下,锦屏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组建康复医学科。短短数月,科室病床使用率便高达86.72%,门诊与治疗收入大幅增长,极大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康复需求。同样,创伤中心在佛山专家邓剑君的牵头下,自评分数从750分提升至860分,计划于2025年完成认证,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授人以渔”方能持续发展。佛山市专家通过“师带徒”机制与25名本地骨干结对,开展培训73场,覆盖3156人次,全力为锦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专科攻坚与智慧赋能:强筋健骨,提升医疗服务“硬实力”
在帮扶力量的催化下,锦屏县人民医院专科建设与技术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原有4个省级重点专科基础上,2025年新增申报妇产科、急诊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及7个州级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ICU)验收工作稳步推进。学科布局持续优化,独立分设肾内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新建消化内科、肿瘤科等8个专科,服务体系日趋精细化。
急诊急救网络不断织密。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已通过验收,创伤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一张快速、高效的县域急危重症救治网已然成型。2025年第一季度,胸痛中心还协助5家乡镇卫生院完成基层版胸痛单元验收,将救治触角有效延伸至基层。
临床服务中心协同发力。2025年1月至9月,微创介入中心实施手术510台,肿瘤防治中心收治283人次,麻醉疼痛中心开展镇痛分娩54例,慢病管理中心新纳入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76人。这“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协同发展,推动了“慢病管理规范化、肿瘤筛查常态化、微创技术普及化”的服务升级。
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就医体验。锦屏县人民医院全面上线HIS、PACS、EMR系统,打通信息壁垒。2025年1月至9月,完成远程会诊37例、影像诊断5793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显著提升(检查71.56%,检验57.53%),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4.4万元。设立便民门诊,接待患者3.3万余人次,减免诊查费23.3万元;开设午间内镜门诊、推行预约挂号和智能分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26分钟;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门诊满意度高达97%。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累计服务1.36万人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形成了“预防—干预—宣教—反馈”的健康管理闭环。
资源下沉与人才引育:固本培元,筑牢健康发展“大底盘”
锦屏县人民医院始终牢记县域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主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组建7支县级家庭医生团队,定期深入15个乡镇随访。2025年1月至9月,派出医务人员203人次,管理大病患者862人、慢性病患者380人,义诊服务376人次。同时,全力推进启蒙镇中心卫生院次级医疗中心建设,指导开展新技术24项,使其可诊治病种从65种跃升至122种,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9.43%。通过“一键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上下联动,检查检验互联互通覆盖率达100%,切实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同质化水平。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医院推行“一科一策”引才策略,2022年以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2人,其中研究生1人。通过“师带徒”、外出进修(2025年计划选派28人)、短期培训等多种渠道培育本土人才。同时,积极推动编制动态调整,努力稳定人才队伍。2025年上半年,医院获评“全州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便是对其人才工作的最佳肯定。
展望未来,帮扶专家、院长刘燕坦言,锦屏县人民医院仍面临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科研平台薄弱、设备更新资金压力等挑战。但医院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一是强化技术攻坚,聚焦县域外转率高、群众需求迫切的病种,重点提升心血管介入、肿瘤综合治疗、内镜微创等核心技术能力,力争3年内实现三四级手术占比突破60%,并依托“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推动急诊急救体系与慢病管理网络无缝衔接,筑牢县域居民健康屏障。二是深化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优化“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推行“一科一策”精准引才育才模式,探索编制动态调整与薪酬激励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三是拓展帮扶成效,推动组团式帮扶、东西部帮扶从技术输送向学科共建、科研协作深化,构建与佛山、贵阳等优质医疗资源的远程协作平台,强化“师带徒”成效评估与成果转化,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专科,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为西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树立“锦屏样板”。
从制度优化到技术突破,从人才培育到服务创新,锦屏县人民医院以帮扶协作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为旗帜,正一步步将守护人民健康的“民生愿景”变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努力为“健康锦屏”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苗乡侗寨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温暖的医疗服务。

开展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实施支气管镜镜下气管球囊扩张术。

下乡义诊。

便民利民导诊服务。

深入科室调研。

教学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