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贵州中医药守正创新 - 数字报刊系统 贵州中医药守正创新<br>让千年智慧融入寻常烟火 家医进村 176名乡村医生纳入“乡聘村用”管理<br>金沙县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贵州省人民医院学术成果<br>亮相第十一届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大会 西南地区现代殡葬行业 产教融合体在筑成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中医药守正创新
让千年智慧融入寻常烟火

作者:○ 本报记者 谢雨晨

“来一杯陈皮醒咖,少糖去冰!”10月13日,记者来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中医大一附院”)“药膳颐养阁”,遇见特意来买药膳咖啡的赵女士:“菜单上的东西我都试得差不多了,平时在家想喝饮品还能点外卖,很方便。”

  这份“方便”,正是贵州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成果——它让千年的中医智慧,褪去了古老的面纱,化作了寻常烟火中的一杯饮品,踏实地守护着每个人的健康。

  在贵州,中医药不只是博物馆里的古籍文字,也不只是药房里苦涩的汤药,它成了捧在手心的香囊、随时冲泡的茶饮和端上餐桌的汤包,在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中,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守正——

       从古籍验方到临床协同,筑牢安全根基

    “饮品配方中的比例,我们通过不断地调试,既要符合古籍中的记载,又要让现代人在口感上能接受。”贵中医大一附院药学部副主任于佳告诉记者。在贵州中医药创新实践中,“守正”始终是不变的底色,这份坚守,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方剂的尊重上。

       贵中医大一附院在药膳的研发中,参考经典古籍,同时融入院内医生多年临床总结的处方。“药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也不是普通的‘食’,它的核心是‘调’,讲究慢补。”于佳说。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中医大二附院”)则将“辨证施膳”的传统理念发挥到极致。“我们会联合骨科、消化科、肿瘤科等科室会诊,比如骨科患者术后需要补肝肾、强筋骨,就在基础方里加杜仲、牛膝;消化科患者脾虚,就侧重加入山药、莲子。”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史青介绍,这种“临床科室提需求、营养科定方案、药学部控质量”的协同模式,让药膳与诊疗得到了有机结合。

创新——

       从剂型改良到文创融合,贴近现代生活

     “这个苗绣香囊能提神醒脑,挂在车里还好看,我准备再多买几个。”在贵中医大二附院文创展示区,市民李女士拿着一个绣着精美纹样的香囊爱不释手。香囊里装着白芷、薄荷、艾草等传统药材,外观却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工制作的苗绣样式——这种“老方子+新颜值”的组合,正是贵州中医药创新的生动注脚。

       文创产品的开发,让中医药文化有了更鲜活的表达。贵中医大一附院自主研发了中药合香珠、合香牌、艾草锤、香囊等文创产品,并结合“药食同源”理念,推出一系列大健康产品,逐步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健康产品体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药膳“煎煮耗时、携带不便”的痛点,成为创新的突破口。贵中医大二附院推出“即食化、便捷化”的中药剂型:针对减重人群的4款减脂茶,开水冲泡即可饮用,分为健脾、疏肝、温补、清肠四种类型,适配不同体质;养血乌发丸采用独立小包装,开袋即食,解决了传统膏方“不易保存、服用麻烦”的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大多数人不愿花时间熬煮药膳,所以‘便捷’也是创新的重要目标。”史青说。

        今年5月,两家医院均携各自的文创产品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共同成为展示贵州中医药文化的“名片”。

惠民——

      从院内服务到基层推广,传递健康温度

     “张阿姨,您可以试试这款祛湿饮。”“王叔叔的体质更适合安神饮。”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T1区,医生正拿着贵中医大二附院开发的“茶补补”试饮品,为社区居民耐心讲解。这是该院开展的“中医中药,护佑健康”系列活动,旨在让中医药养生理念走出医院,惠及更多群众。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医药品牌,推动中医药从“院内制剂”走向“大众消费”,成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第二附属医院共同的愿景与方向。

       据了解,两家医院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中医药产业转化联盟”,聚焦药膳新配方、新剂型的深度研发与循证医学研究,推动医院院内制剂向大众消费品转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产品与文化品牌,让中医药成果走出医院、走向市场。

      在2025年印发的《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要做大“贵药膳”“贵药饮”产业,打造“贵药”品牌,并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这些政策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惠民便民”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古籍中的方剂,到现代生活中的产品;从三甲医院的研发室,到社区居民的餐桌,贵州中医药正以“守正”为根、以“创新”为翼、以“惠民”为魂,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