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秋冬季麻疹高发  如何防治 - 数字报刊系统 秋冬季麻疹高发  如何防治 抵御水痘  收好这份提示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冬季麻疹高发 如何防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秋冬季高发。在疫苗广泛使用前,麻疹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1959年我国报告约1000万例,报告死亡人数约30万,年报告发病率达1432/10万,病死率约为3%。使用疫苗后,全球及我国麻疹发病率急剧下降。2016年后我省麻疹发病率持续维持在1/100万以下的低发病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麻疹列为继消灭天花、正在消灭的脊髓灰质炎之后下一个要消除的疫苗可预防疾病,我国于2006年提出消除麻疹目标并努力付诸实施。


  麻疹是如何传染的,有哪些症状?

  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感染。其潜伏期为7—21天,通常为10—14天,传染期一般是从皮疹出现前5天持续到皮疹发生后5天。

  人群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暴露后显性感染率达90%以上。通过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可获得免疫力。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严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麻疹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38℃),发热2—4天后出现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的红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起病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可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突起,即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柯氏斑)。少部分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


  该如何治疗?

  罹患麻疹后应隔离治疗。该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1.麻疹是疫苗可预防疾病,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含麻疹成分的免疫规划疫苗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腮风”疫苗),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适龄儿童及时、全程接种麻腮风疫苗,能够获得有效保护。未按免疫程序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的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也应尽早进行补种。

  2.预防麻疹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加强体育锻炼,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4.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麻疹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麻疹患者。

  如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如被诊断为麻疹,应根据医嘱做好隔离和治疗,防止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戴丽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