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儿童脊柱侧弯:偷走身高的“隐形杀手” - 数字报刊系统 儿童脊柱侧弯:偷走身高的“隐形杀手” 肺癌手术麻醉前,戒烟多久才合适? 视力突然模糊?警惕糖尿病眼病 发现乳腺结节别慌,先辨良性与恶性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脊柱侧弯:偷走身高的“隐形杀手”

作者: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曾雅琳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得高、长得直。然而,有一种疾病正悄悄影响着孩子的体态和健康,它不疼不痒,却可能偷走孩子的身高,甚至影响心肺功能——它就是儿童脊柱侧弯。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隐形杀手的真面目,帮助家长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孩子的挺拔人生。

一、什么是脊柱侧弯?

正常人的脊柱从背后看是一条笔直的线,从侧面看则有自然的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像一张“S”形的弓,既能支撑身体,又能缓冲压力。而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向一侧或双侧异常弯曲,同时伴有椎体旋转,形成“C”形或“S”形的扭曲。当弯曲角度(医学上称“Cobb)超过10度时,就被定义为脊柱侧弯。它最常发生在10-16岁的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女孩发病率是男孩的5-8倍,与青春期快速生长密切相关。

二、为什么说它是偷走身高的隐形杀手

很多人以为脊柱侧弯只是姿势不好看,其实危害远不止于此:

1.直接压缩身高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当它发生侧向弯曲和旋转时,整体长度缩短。研究显示,严重侧弯患者身高可比同龄人减少3-10厘米,相当于被偷走了一段成长空间。

2.影响心肺功能:胸椎严重侧弯会挤压胸腔,导致肺活量下降,孩子容易出现活动后气短、易疲劳。长期还可能影响心脏位置和功能。

3.引发慢性疼痛:随着年龄增长,异常的力学结构会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关节退变,成年后常伴有慢性疼痛。

4.心理负担加重:肩膀一高一低、骨盆倾斜、衣服下摆不齐……这些外观改变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更关键的是,早期脊柱侧弯几乎没有疼痛感,孩子自己不易察觉,往往等到明显变形或体检时才发现,错过最佳干预期。

三、如何在家初步筛查?——四步观察法

作为家长,掌握简单的自查方法至关重要。建议每3-6个月给孩子做一次检查,最好在洗澡后裸背进行。

第一步:看肩膀是否等高:让孩子自然站立,观察双肩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侧肩膀明显抬高是常见信号。

第二步:看肩胛骨是否对称:从背后观察两侧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是否有单侧隆起或驼峰

第三步:看腰部是否对称:注意两侧腰部曲线是否一致,有无一侧腰部皮肤皱褶增多或拧毛巾样扭曲。

第四步:前屈试验(Adams试验):让孩子双脚并拢,向前弯腰至90度,双手下垂。家长从后方观察背部是否一侧隆起。这是最敏感的筛查动作! 如果看到背部一边高一边低,高度提示脊柱侧弯。

若以上任意一项异常,建议尽快带孩子到医院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通过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确诊并测量Cobb角。

四、发现侧弯怎么办?分阶段应对是关键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案根据弯曲程度、骨骼成熟度和进展情况而定,主要分为三类:

1.轻度侧弯(Cobb角<20°):观察+运动矫正

这个阶段通常不需要支具,重点是纠正不良姿势和科学锻炼。推荐游泳、单杠悬吊、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等,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延缓进展。

2.中度侧弯(20°-40°):支具治疗+康复训练

这是支具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定制矫形支具每天佩戴16-23小时,配合物理治疗(如施罗斯疗法、PNF技术),可有效控制进展,避免手术。研究表明,规范支具治疗成功率可达70%以上。

3.重度侧弯(>40°-50°):手术评估

当侧弯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持续进展,需考虑脊柱融合手术。现代技术已能实现较好矫正,但手术风险较高,应由专业团队评估。

五、预防胜于治疗:日常习惯要重视

目前脊柱侧弯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特发性(原因不明)占80%以上,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风险:

1.长时间低头写作业、歪坐、跷二郎腿。

2.单肩背过重书包、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营养不良或快速生长期钙质不足。

预防建议:书桌椅高度匹配孩子身高,保持三个90度(髋、膝、肘关节均呈90°),每学习4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双肩背书包,总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15%,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总之儿童脊柱侧弯不是长大就好了的小事,也不是单纯的驼背。它是一种需要医学干预的骨骼畸形。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避免严重后果。请记住:身高不只是数字,更是健康的象征。家长多一份关注,孩子就少一分风险。定期观察、科学应对,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挺拔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