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肺炎退烧后,不少家长仍有诸多担忧:“怎么还咳个不停?”“恢复期能否洗澡、出门?”“该给孩子吃什么补营养?”其实,肺炎恢复期(通常1-2周)是孩子肺部修复的关键阶段,此时肺部有炎症残留,免疫力未完全恢复,科学护理可助孩子平稳度过,减少并发症。下面分享5个实用护理技巧。
恢复期正常表现莫惊慌
很多家长见孩子退烧后还咳嗽、没精神,便忧心“是否没治好”,其实这些多是恢复期正常反应。
咳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干咳或有少量白痰,这是肺部排出炎症残留分泌物,通常会逐渐减轻;孩子精神和食欲会慢慢好转,但不会立刻恢复到生病前状态;吃饭量比发烧时多,却未达正常食量,此时别强迫喂食;部分孩子会偶尔轻微鼻塞,无浓鼻涕且不影响呼吸睡眠,这是呼吸道炎症消退过程,过几天就会好转。
5个护理技巧助力快速恢复
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排痰
孩子不会主动咳痰,需家长帮忙清理呼吸道。
拍背排痰:让孩子侧卧或竖抱在怀里(头部稍低),家长手指并拢弯曲成空心掌,从孩子背部下方往上、外侧往中间轻轻拍打,力度以能听到“嘭嘭”声且孩子不哭闹为宜,每次5至10分钟,每天2至3次,拍完后鼓励孩子咳嗽。
湿化空气:干燥空气会刺激孩子呼吸道,加重咳嗽。可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至60%,无加湿器可在暖气片上放湿毛巾或在室内晾湿衣服;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让孩子避开风口。
少量多次补水:1岁以上孩子多喝温凉白开水,1岁以下宝宝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水分可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合理饮食——清淡营养为要
恢复期孩子肠胃功能弱,吃对食物有助于身体修复。
食物选择:选“软、烂、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烂面条、蒸蛋羹、豆腐脑等,避免油炸、辛辣、过甜食物,这些会刺激呼吸道,加重肠胃不适。
营养搭配: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量给孩子吃瘦肉末、清蒸鱼肉泥、蔬菜泥、水果泥,蛋白质能修复肺部组织,维生素可增强免疫力。
不强迫喂食:若孩子没胃口,宁愿少喂一顿,也别硬塞,强迫喂食易致孩子呕吐、腹胀,影响恢复。
居家休息——适度活动
恢复期不用完全卧床,适度活动更利于恢复,但要把握好“度”。
活动安排:恢复期前1周,避免孩子跑跳、哭闹,可让孩子在室内缓慢散步或玩安静游戏,如搭积木、看绘本,每次活动10至15分钟就休息。
保证睡眠:根据孩子年龄调整睡眠时间,1至3岁孩子每天睡10至12小时,4至6岁孩子每天睡9至11小时,睡觉时垫高上半身,减少咳嗽对睡眠的影响。
谨慎出门:恢复期前3至5天尽量让孩子在家休息,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再次感染;天气好时,可带孩子在小区安静处待10至15分钟,晒太阳时注意保暖。
皮肤护理——清洁适度
恢复期孩子可能出汗多,或因长时间卧床皮肤不适,做好皮肤护理可避免感染。
正确洗澡:孩子可以洗澡,但要注意“速洗、保暖”,用38至40℃温水,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洗完后立刻擦干身体,穿上纯棉、宽松衣服;若孩子咳嗽严重或精神不好,可用温水擦澡。
勤换衣物:孩子出汗后及时换掉湿衣服,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换衣服时动作要快,避免孩子长时间暴露身体。
口腔清洁:1岁以上孩子饭后喝少量温水冲掉食物残渣;1岁以下宝宝喂奶后用干净纱布蘸温水擦拭口腔内侧和牙龈,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观察病情——及时复诊
恢复期虽病情好转,但也要每天观察孩子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观察要点:每天重点观察体温、咳嗽、精神情况。早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若再次发烧超过37.5℃,可能是肺炎复发或有新感染;若咳嗽加重,出现浓痰、喘息,可能是肺部炎症加重。
记录病情:简单记录孩子恢复情况,如每天咳嗽次数、进食量、睡眠时间,复诊时给医生看,有助于医生判断恢复进度。
按医嘱复诊:哪怕孩子看起来已好,也要按医生要求按时复诊,通常是恢复期1周后,医生会通过听诊肺部或做胸片检查,确认肺部炎症是否完全吸收。
结语
小儿肺炎恢复期需细心护理,家长不必过度焦虑。记住“通呼吸、调饮食、适休息、护皮肤、观病情”这5个关键点,照着技巧做,多观察孩子情况,按医嘱复诊,多数孩子1至2周就能完全恢复。若过程中出现发烧、咳嗽加重、精神差等异常,别拖延,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助孩子平稳度过恢复期,尽快恢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