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全面正确认识放射检查 - 数字报刊系统 艾滋病护理中的营养补充要点 龋齿来袭,保护牙齿刻不容缓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全面正确认识放射检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正确认识放射检查

作者:沧州市人民医院 刘昊磊


在医疗领域,放射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利用先进的射线技术,帮助医生“透视”人体,发现隐藏的疾病。但提到“辐射”,很多人可能会心生畏惧。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放射科那些事儿,让大家对它有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一、放射科的基础概念

 

放射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X射线、CT、MRI(磁共振)、超声等高科技手段,对人体内部进行“拍照”或“扫描”的科室。这些技术就像是一双双透视眼,让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身体里的骨骼、肌肉、器官,甚至是血管和血流情况。

 

1.X光检查: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检查方式,常用于检查骨折、肺部炎症等。当你站在X光机前,几秒钟内就能完成检查,得到一张清晰的“身体照片”。

2.CT检查:可以理解为X光的“加强版”,它能提供更为详细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血管疾病等复杂情况。

2.MRI检查:这种检查不使用X射线,而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来成像,特别适合检查软组织,如大脑、脊髓等。

4.超声检查:这是通过高频声波反射来成像的技术,常用于妇科检查、胎儿监测等。它无创、无痛,是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种放射科检查。

5.核医学检查:这种检查比较特殊,它利用放射性物质追踪体内特定功能或结构,如心脏功能评估、肿瘤定位等。

 

二、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很多人担心放射检查会带来辐射伤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医疗中使用的辐射剂量是经过严格控制的,远低于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阈值。

 

1.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如X射线、CT)能量较高,但医疗检查中的剂量非常小,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非电离辐射(如MRI、超声)则更为安全,几乎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

 

2.保护措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检查目的等因素,调整至最低必要剂量。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比如去除金属饰品、避免重复检查等。特别是孕妇和儿童,医生会格外谨慎,尽量减少辐射剂量。

 

三、放射科检查的准备与流程

 

做好检查前的准备,能让检查更加顺利,结果也更加准确。

 

1.检查前的准备:

对于X光检查,通常无需特殊准备,但如果是胃肠道检查,可能需要空腹或喝造影剂。

CT检查可能需要空腹,特别是腹部检查;有时还需要喝造影剂或注射对比剂,以便更清晰地显示病变。

MRI检查前,需要去除所有金属物品,包括假牙、手表等;部分检查还需要空腹或特定饮食。

超声检查则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可能需要憋尿或空腹。

 

2.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是关键。无论是X光、CT还是MRI,都需要你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动,以便获取清晰的图像。同时,要听从技师的指导,深呼吸或屏气等。

 

3.检查后:检查结果通常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出具。你可以通过医院APP、网站或直接在放射科窗口查询。拿到报告后,虽然上面有很多专业术语,但你可以关注“正常”、“异常”等关键词。不过,最好还是由专业医生来解读报告,以免误解。

 

四、特殊情况下的放射科检查

 

对于儿童和孕妇这两类特殊人群,放射科检查会更加谨慎。

 

1.儿童:儿童对辐射更敏感,因此医生会尽量减少剂量,甚至采用非辐射检查(如超声)来替代。同时,家长也要配合医生,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孕妇:除非必要,否则应避免进行辐射检查,特别是孕早期。如果确实需要进行检查,医生会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确保胎儿的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如外伤、卒中、心脏病急性发作等,快速准确的放射检查对救治至关重要。

 

五、常见疑问解答

 

辐射会不会致癌? 科学研究表明,医疗辐射剂量非常低,致癌风险微乎其微。相比之下,疾病本身带来的风险要大得多。

 

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做多次检查? 疾病的发展是动态的,多次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不同检查手段各有优势,有时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MRI有磁性,会吸引金属吗? 是的,MRI检查室内有强大的磁场,会吸引金属物品。因此,检查前必须去除所有金属物品,包括体内的某些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如果体内有金属植入物,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

 

六、结语

 

放射科检查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放射检查,消除恐惧和误解。下次当你或你的家人需要接受放射检查时,不妨把这篇文章翻出来看看,相信它会帮助你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