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健康人群该吃多少油盐蔬果 - 数字报刊系统 精神疾病与血液的关系 乙肝患者日常护理小妙招 学生肥胖风险高,早干预早健康 健康人群该吃多少油盐蔬果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人群该吃多少油盐蔬果

作者:柳城县人民医院 秦息珍

均衡饮食是健康饮食的核心,它强调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油盐蔬果作为日常饮食的关键部分,其摄入量的控制对健康至关重要。盐虽能提味,但过量会危害心血管;油使食物美味,但高脂饮食易导致肥胖和慢性病;蔬果则富含营养,是维护健康的宝藏。因此,掌握并实践油盐蔬果的正确摄入量对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通过科学控制这些成分的摄入,我们不仅能享受美食,还能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生活。

的摄入量

盐虽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但“少盐”观念已成健康共识。同样,油作为烹饪的重要元素能增添食物美味,但过量摄入盐油却会引发肥胖、高血脂等健康问题。因此,应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高盐和油炸食品。

具体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烹调油则应在25~30克之间。同时,确保反式脂肪酸的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9克。这些目标看似严格,实则通过掌握一定技巧,完全可以轻松达成。

在选择油时,我们要尽量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这些油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

少盐,使用限盐勺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烹饪时,也尝试利用天然香料来增加食物的风味,比如蒜、姜、柠檬汁等,它们不仅能提升菜肴的口感,还能减少盐的使用。

其次,在烹饪方法上,我们应该多采用蒸、煮、炖、汆、凉拌等健康方式,减少煎炸食品的摄入。这样不仅能减少盐和油脂的使用,还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比如坚果、肉类等,它们本身就含有较高的脂肪。因此,在烹饪时要适当调整总油量,避免摄入过多。

蔬果谷物奶的摄入量

近年来,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逐渐下降,水果、全谷、牛奶、全谷物和大豆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为了构建平衡膳食,应着重增加蔬果、奶类、全谷及大豆的摄入。

具体而言,应确保每餐都有蔬菜,且每日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不少于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据一半。同时,每天应食用水果,保证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摄入,并强调果汁不能作为鲜果的替代品。此外,还应多样化地摄入奶制品,其总量建议相当于每天至少300毫升的液态奶。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尝试多样化选择蔬果。不同颜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的营养素,比如红色的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有助于抗氧化;绿色的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质和叶酸,有助于补血和胎儿发育;黄色的玉米则富含β-胡萝卜素,有助于保护视力。因此,我们应该尽量让餐桌上的蔬果色彩斑斓,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

平衡膳食,食物多样,智慧搭配

为了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不仅需个别控制油盐蔬果的摄入量,还应注重整体饮食结构的均衡性。一个理想的饮食模式应涵盖多样化的食物,并注重合理搭配,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具体而言,日常膳食应包含以下几类——

谷薯类:每天应摄入200~300g的谷类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应占50~150g,薯类则为50~100g。

蔬菜水果:确保食物多样性,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蔬菜水果是重要组成部分。

畜离鱼蛋奶和豆类:鱼、禽、蛋类和瘦肉的摄入需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建议每周至少吃鱼两次,总量为300~500g;蛋类摄入量为300~350g;畜禽肉300~500g。应减少深加工肉制品的摄入,吃鸡蛋时不弃蛋黄,并优先选择鱼类,减少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的食用。

分餐制:为了控制每餐的总量,可采用分餐制,将一天的食物合理分配到三餐或四餐中,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评估与调整:应定期评估自己的饮食习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营养均衡。

家庭共餐也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好习惯。它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传承。在共餐时,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健康的食物选择,互相监督摄入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结语

健康饮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通过控制油盐蔬果的摄入量、注意整体饮食结构的平衡以及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松拥有健康的身体。记住,小改变带来大健康。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健康饮食之路提供有益的指导。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健康加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