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丙肝悄悄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 数字报刊系统 尿道狭窄与结石,不容忽视的关联 脑膜瘤的相关知识 丙肝悄悄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更年期不是病,调理有妙招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丙肝悄悄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 王林金


丙肝,全球性肝炎,发病隐蔽且慢性,正悄然威胁人们健康。全球约7100万人患慢性丙肝,每年数十万人死于丙肝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丙肝初期症状不明显,易致肝硬化、肝癌。因公众对丙肝认识不足,许多患者错过早期治疗。因此,提高丙肝认识,加强预防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你了解丙肝吗?是否已做好应对准备?让我们共同守护肝脏健康,抵御丙肝威胁。

 

一、丙肝的定义与病因

 

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其病原体为丙型肝炎病毒。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感染后会引发肝脏的炎症和损伤。丙肝的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中慢性丙肝最为常见,也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肝细胞内复制活动,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肝脏疾病。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也可能促进丙肝病情的发展。

 

二、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多样,但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途径:

 

1.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在过去,由于血液筛查技术的不完善,输血和血液制品是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一途径的感染风险已大大降低。

 

2.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未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检查等医疗操作,以及纹身、纹眉、穿耳洞等美容行为,都可能因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导致丙肝病毒的传播。

 

3. 性传播:与丙肝患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也是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洁身自好、使用安全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4. 母婴传播: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三、丙肝的临床表现

 

丙肝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且往往与病情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较轻,容易被忽视。进入慢性期后,患者可能长时间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的乏力、食欲欠佳、腹胀等。然而,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四、丙肝的诊断与检查

 

丙肝的诊断主要依据抗HCV(丙肝抗体)和HCV-RNA(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检测。抗HCV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曾经或现证感染丙肝病毒指标,而HCV-RNA检测则可以确定患者体内是否仍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此外,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和肝脏瞬时弹性扫描等也有助于评估肝脏的受损程度和病情的发展阶段。

 

五、丙肝的预防与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丙肝疫苗可提供使用,预防丙肝,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及积极治疗和管理丙肝感染者。公众需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输血及血液制品,不共用血液接触物品,保持洁身自好,育龄女性丙肝患者应先治疗再怀孕。

 

我们大家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一旦发现了丙肝病毒感染,那怎么来治疗?,其实丙肝已经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了,一旦发现丙肝RNA阳性,则需治疗,丙肝可通过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疗程一般为12-24周,治愈率超95%。治疗期间需按医嘱全程服药,定期随诊,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而且治疗药物已经纳入医保,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对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手术虽有效,但风险高、费用贵,且术后需长期抗排斥治疗,故非所有患者适用。所以说如果感染了丙肝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就可以及早治疗治愈,这样就不至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了。预防丙肝、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以减轻疾病负担,保护患者健康。

六、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

 

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管理:以清淡、丰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 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4.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七、结语

 

丙肝呈全球性流行,发病隐蔽且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来袭。然而,只要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抵御这一健康威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预防和控制丙肝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