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揭开动脉瘤的神秘面纱 - 数字报刊系统 揭开动脉瘤的神秘面纱 嗓子哑了如何快速恢复 月经不调,针灸与中药双管齐下 麻醉是如何让患者在手术中安睡的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动脉瘤的神秘面纱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覃冬梅


     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有许多名词听起来让人心生畏惧,其中“动脉瘤”便是一个常让人误会的存在。一听到“瘤”,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与癌症挂钩,担心它会扩散、会致命。然而,动脉瘤虽带有“瘤”字,却并非真正的肿瘤。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动脉瘤的神秘面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一探究竟。

 

动脉瘤初探,揭开神秘面纱

 

   动脉瘤,听起来骇人听闻,实则是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扩张,类似吹气球时鼓起的小包,只不过这个“小包”位于血管内。它并非肿瘤,不会扩散,却如体内潜藏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在脑部,动脉瘤尤为多发,可能隐匿于脑动脉分支或血管薄弱处。这些动脉瘤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小似米粒,有的却能大如葡萄。因此,对动脉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其带来的潜在风险。

 

了解动脉瘤的危害

 

   动脉瘤因其破裂风险而令人担忧。一旦破裂,大量血液迅速涌入脑组织,引发脑出血,速度快且量大,对脑组织造成严重压迫和损伤,可能导致偏瘫、失语、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然而,动脉瘤在破裂前常发出预警信号,如剧烈头痛(像被炸开一样)、视力突然模糊或重影、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这些症状虽不一定由动脉瘤引起,但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对动脉瘤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动脉瘤的诊疗已相对成熟。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CT和MRI,这两种无创检查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

   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神经外科手术尤其如此。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开颅夹闭术或微创介入手术,两者均成熟、安全且效果显著。开颅夹闭术通过打开颅骨夹闭动脉瘤,而微创介入手术则通过血管内导管送入栓塞材料填塞动脉瘤。

   并非所有动脉瘤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小型、无症状的动脉瘤,医生可能建议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和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旨在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减缓动脉瘤生长。定期观察则通过CT或MRI监测动脉瘤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再及时治疗。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动脉瘤诊疗的多样化选择。

 

动脉瘤的日常护理

   动脉瘤的治疗技术虽已成熟,但预防仍至关重要。动脉瘤一旦破裂,即使及时救治,也可能留下后遗症。因此,日常预防尤为关键。

   预防动脉瘤,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宜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以助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同时,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可增强血管弹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血压管理是另一重点。高血压是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诱因,故应定期测量血压,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血压偏高者应及时就医,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调控。对于已发现动脉瘤的患者,定期复查必不可少。通过CT或MRI检查,可及时发现动脉瘤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动脉瘤的误区与真相

 

   关于动脉瘤,存在诸多误解。有人认为动脉瘤即肿瘤,会扩散,实则不然。动脉瘤仅是血管壁的异常扩张,无扩散能力,但破裂后果严重,不容忽视。另有人以为动脉瘤手术后即可高枕无忧,这同样是误区。手术虽能治愈动脉瘤,但术后仍需定期复查,调整生活习惯,以防复发。

 

动脉瘤的形成与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故需综合考虑,全面预防。面对动脉瘤,既要纠正认知误区,也要重视术后管理,方能有效守护健康。

 

动脉瘤与生活

 

动脉瘤潜藏风险,但通过科学认知、了解与预防,可与之和谐共存。日常生活中,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管理血压血脂等,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并应对动脉瘤。家庭支持对动脉瘤患者极其重要,家人应提供关爱、陪伴就医、监督用药、鼓励积极心态,助其勇敢面对。

 

 结语

总之,科学面对动脉瘤,掌握预防知识,能显著降低风险。本文旨在提升公众对动脉瘤的认识,保护血管健康。采取综合措施,我们能更有效地管理动脉瘤,守护自身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