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8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应对分泌性中耳炎 - 数字报刊系统 心绞痛:心脏的求救信号 解答母乳喂养的难题 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 如何应对分泌性中耳炎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应对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覃上峰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细微却重要的身体信号。比如,有时候你会感觉耳朵像被一层薄薄的膜覆盖着,听东西不那么清晰了,甚至偶尔还会伴有轻微的耳鸣或耳痛。这时候,你可要小心了,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在悄悄向你发出警告。那么,分泌性中耳炎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会找上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耳中之谜”。

 

认识分泌性中耳炎

1.揭秘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中耳腔内出现了非化脓性积液的一种疾病。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位于鼓膜之后,是声音从外耳传递到内耳的关键“中转站”。当中耳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时,就会像给这个“中转站”加了一层隔音板,导致声音传导受阻,进而引发听力下降、耳闷等一系列症状。

2. 中耳的结构与功能

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气房组成,其中鼓室是积液最常发生的部位。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精密的杠杆系统,负责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进而传递给内耳。而咽鼓管则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它就像一扇“门”,调节着中耳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同时也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中耳。

 

症状表现

1.耳闷与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耳闷和听力下降。患者会感觉耳朵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声音听起来模糊不清,尤其是低音部分更为明显。这种听力下降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取决于积液的多少和持续时间。

2. 耳鸣与耳痛

除了耳闷和听力下降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和耳痛的症状。耳鸣表现为耳朵内出现嗡嗡声、蝉鸣声等异常声响;而耳痛则多为轻微或间歇性,但在吞咽、打哈欠或摇头时可能加重。

 

成因探析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等,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积液产生。

咽鼓管功能不良: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病变或淋巴组织增生等。

鼻咽部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会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健康。

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如变应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引起鼻腔黏膜、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同样会影响咽鼓管功能。

气压变化:乘坐飞机、潜水等活动时,外界气压急剧变化,也可能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发积液。

 

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医生在接诊时,首先会通过耳镜检查患者的外耳道和鼓膜情况。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早期鼓膜可见有放射状血管纹,鼓膜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色、橙红或琥珀色,有时可见液平面或气泡。此外,医生还会进行听力测试,如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以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中耳功能状态。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部分复杂病历、治疗无好转病历或疑似其他耳部、鼻咽部病变的患者,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能显示中耳内部、鼻咽部结构和病变情况,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对于早期轻症患者,医生通常会采取保守治疗措施。急性期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尽管分泌性中耳炎多为非化脓性炎症,但抗生素可预防继发感染)、抗过敏药减轻鼻咽部黏膜水肿、黏液促排剂促进积液排出等。同时,患者还需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涕等不良习惯。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中耳积液、恢复中耳通气引流功能。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置管术。鼓膜穿刺抽液是通过穿刺鼓膜将积液抽出;而鼓膜置管术则是在鼓膜上放置一根小管(称为通气管),以便长期引流积液并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预防与日常护理

1.预防措施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或佩戴耳机时间过长。

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如感冒、鼻炎等。

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进行抗过敏治疗。

2. 日常护理

除了预防措施外,日常护理也同样重要。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即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鼻涕),避免用力捏住鼻子鼓气等不良习惯。同时,还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耳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耳部问题。

 

结语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分泌性中耳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虽然它可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和困扰,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它、积极预防它、及时治疗它,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个“耳中之敌”。让我们一起关注耳部健康,享受清晰美妙的声音世界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