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8月2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余庆县箐口村村医任远贵:      “乡村医生的辛苦说不清,但欢乐也无法比拟!” - 数字报刊系统 苗寨“婆媳”村医  守护村民健康 余庆县箐口村村医任远贵:      “乡村医生的辛苦说不清,但欢乐也无法比拟!”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庆县箐口村村医任远贵: “乡村医生的辛苦说不清,但欢乐也无法比拟!”

作者:○ 本报记者 文叶

 “老张儿子给我打电话了,他父亲情况不好”“这两天分院来了不少找我的病人,还有省外的,不要叫人白跑一趟”“新订购的药材这两天也到了,品质这些一定要细致,每一粒都关系疗效”……

8月6日,阑尾手术出院第二天,任远贵就返回了工作岗位,照常为乡亲们把脉看诊、抓药开方,不时叮嘱跟班学习的年轻医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忙又是大半日。

在余庆县大乌江镇菁口村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埋首32年,即便躺在病床上,任远贵仍放心不下三件事:学医、看病、传承。

今年57岁的任远贵在这条路上已坚持了30多年,工作岗位没有变,变化的是他和他的心境:从少年到即将步入老年,从前他想的是尽力提升自己的医术养家糊口,现在他想的也是提升医术,希望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乡亲。

任远贵出生在余庆县大乌江镇,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进入校园,而是开始帮助家里分担经济压力,谋划学习民族医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农村缺医少药,医生行业是千家请万家迎的行业,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排行我之下的弟弟因为拉肚子而失去了生命,从发病到死亡就两三天,那种无助和对学医的渴望太刻骨铭心了。”这是任远贵想要学医的初衷。

由于家贫,任远贵的学医之路困难重重。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每到农闲时我就往老中医毛林云那里跑,见他去得勤,老中医拿出几本医书给他看,旁观久了,学习了一些推拿技术后就开始为有需要的乡亲提供帮助。

勤学好问的任远贵认识了同为乡村医生的妻子并与之成家,开始在赶场天或农闲时给从医多年的岳父打下手,由此真正开启了学习中医的生涯。此后的几十年,任远贵一直向岳父一家学习,立志要做一名服务乡邻的好医生。

回首过往,任远贵是欣慰的更是庆幸的。

“庆幸的是无论是从医还是服务乡邻,我和爱人都是志同道合,欣慰的是在我的努力下成功的帮助一些患者解除了病痛。”任远贵说。

菁口村地处乌江北岸,南距大乌江镇政府5公里,北距敖溪镇15公里,全村有42个村民组,居住着1539户5493人。与妻子成家后,夫妻俩就在这里共同守护群众健康30年。

处在全国医疗体系的最末端,乡村医生承担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工作,每日里上山下组更是常事。做好基本服务之余,任远贵多年潜心中医药研究,在肾病、哮喘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不俗的诊治成绩。家住箐口村岩脚组的杨先莲女士就是经任远贵诊治后解除多年病痛的患者之一。

杨先莲在外务工多年,身患肾病10多年,辗转各家医院多年花费了20多万元,仍没有效果。心灰意冷的她回乡休养,无意间听到亲戚的推荐后找到任远贵医治。“各家医院的检查报告一抓一大摞,但就是没有效果,任医生详细查看了我最近的检查报告,随后是把脉、看诊,给开了一个月的药,经医保报销后花了几十元钱,就是这几十块钱病情就大有好转,巩固几月后,现在肾功能指标正常了。”杨先莲说。

谈及30多年来为病患诊治的经历,任远贵说:“村医是多元化,多工种的工作。要做称职的乡村医生,辛苦无法言说,但他带给你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无法比拟。”

去年,并肩作战的妻子退休,任远贵应邀到余庆县大乌江镇卫生院菁口分院任中医科负责人,继续为一方百姓健康坚守。

“虽然村医的待遇不能和综合医院的医师比,但是身为乡村医生就要用心为乡村群众服务,尽管身处救死扶伤医疗战线的最底层,也要肩负起确保辖区一方平安的神圣职责!”从医以来,任远贵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现下,临近退休的任远贵每天除了为群众看诊,更多的时间多在传授带教,在退休前培养一批中医传承人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2148.jpg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