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每100人当中就有10人体检出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找上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见的疾病——胆囊结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揭开胆囊结石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个怎样的“捣蛋鬼”。
一、什么是胆囊结石?
首先,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囊里长了石头。这些石头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大石头,它们小,但威力可不小,一旦它们在胆囊里“安家落户”,就会搞得我们不得安宁。
这些石头是怎么来的呢?在我们身体里有一个小袋子,它就是胆囊,它主要是收集储存胆汁。进食后,胆囊收缩,把胆汁排出,参与食物消化。当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或者胆汁分泌代谢出现异常,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就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形成结石。这就像我们家里的水壶,如果长时间不清理,水垢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形成一块块硬硬的东西。
二、谁容易患胆囊结石?
那么,什么人容易患上胆囊结石呢?
研究表明: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不吃早餐、饮酒、缺乏锻炼是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药物以及合并疾病等其他因素亦被认为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相关。所以,高脂肪、高油、高盐、高胆固醇饮食者、长期禁食者、身体肥胖的人尤其是妇女、多次妊娠的妇女、孕妇、长期素食者、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老人、糖尿病患者,这些类型的人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人群。
三、胆囊结石,你中招了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了胆石症的招呢?
一般来说,胆石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黄疸和消化不良等。疼痛常常在饭后,特别是进食了油腻东西后,常常被误认为是“胃痛”,疼痛有时候是发生在晚上,你会在睡梦中被疼醒,有时候是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伴随右肩膀和背部疼痛,如果不及时就诊,还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黄的症状。这些症状都提醒你赶紧去医院瞧瞧了。当然,除了这些症状,医生还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比如超声检查、CT等,来确诊你是否真的患上了胆囊结石。
四、如何治疗胆囊结石?
我们已经了解了胆囊结石的病因及高发人群,知道胆囊结石的发病症状,接下来了解怎么治疗胆囊结石。其实,治疗胆石症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部分胆囊功能正常、X线检查阴性患者,可考虑采用药物治疗。这些药物主要包括消炎止痛药和溶石药。消炎止痛药可以缓解腹痛等不适症状,而溶石药则可以通过改变胆汁的成分指数,促进结石的溶解。当然,药物治疗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彻底根治胆石症。因此,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 手术治疗:对于疼痛反复发作、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cm、病情较重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更好的选择。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是将整个胆囊切除,从而彻底杜绝结石复发的可能。胆囊引流术是因局部炎症严重不宜急诊手术患者及无法耐受胆囊切除手术的高危人群的临时治疗手段。
当然,还有部分人说,胆囊是身体器官的一部分,切掉了胆囊后身体正常功能会不会受到影响?我可不可以只把石头取出来,保留胆囊呢?那么,我们来说说“保胆取石的风险”。一方面,“保胆取石”有可能遗漏胆囊黏膜潜在的早期癌变,受到损伤的胆囊后期癌变概率也会增加。另一方面,胆囊结石形成因素有可能并未去除,胆囊结石复发风险依然存在。做了这两方面的考虑,胆囊免不了“以割永治”。
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弊,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五、预防胆囊结石,从生活点滴做起
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预防胆囊结石,让胆囊结石这个“捣蛋鬼”远离我们。预防胆石症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习惯。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饮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高钙的食物,以降低胆汁中疏水性成石性胆汁酸的 浓度。比如,我们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一些肥肉、动物内脏等。
2.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肥胖,增强抵抗力。
3.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按时进餐可以通过促进胆囊排空减少胆汁淤积。
4.合理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减重应循序渐进,以降低胆汁淤积引起的胆泥形成风险。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诱发胆石症的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胆石症的高危因素,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预防胆石症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只要我们做到饮食均衡、按时进餐、作息规律、保持正常体重,定期体检,就能大大降低患上胆石症的风险。
六、结论
好了,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能对胆囊结石有更深入地了解,知道如何应对这个“捣蛋鬼”。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预防,让胆囊结石远离我们的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