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6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青光眼:眼压高,心情可别高 - 数字报刊系统 怎么预防与治疗中耳炎 青光眼:眼压高,心情可别高 小朋友要当心手足口病 精神分裂症:了解与治疗选择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光眼:眼压高,心情可别高

作者:赖兆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青光眼,这个医学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对于其真正含义和危害,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青光眼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眼病,主要特点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影响视力甚至致盲。而且,很多青光眼患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视神经受损,等到发现视力问题时,已是疾病晚期。因此,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保护视力、预防眼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球内的眼压力异常升高,进而损害视神经的一种疾病。它可以是突然发作的急性眼病,也可以是一种慢性眼病,而慢性过程的青光眼常常被忽视。常常把青光眼比喻为视力的小偷。,青光眼一旦发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青光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正常人眼睛里也是有水产生并流动的,我们称之为房水,它的产生和流出是一个平衡状态,当产生量大于流出量时,眼压便会相应升高。

青光眼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是指眼球内的房水排出通道出现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阻力增加,从而使眼压升高。而闭角型青光眼则是由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通道前端突然堵塞,引起眼压急剧升高。

青光眼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眼部疾病等。遗传因素在青光眼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青光眼患者都有家族病史。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解剖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同时,一些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等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二、眼压高的危害

眼压,即眼球内的压力,是维持眼球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当眼压过高时,就会对眼球产生损害。高眼压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纤维受损,进而影响视力。长期高眼压视神经持续受损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眼压如果过高,人体会不会察觉到?实际上,高眼压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视力模糊、眼睛疼痛、头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可能表现得很轻微,往往轻微的酸胀感,让人误认为是休息不好引起的不适感。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早期发现青光眼的时机。

三、如何控制眼压

控制眼压是预防和治疗青光眼的关键。

1.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压问题。眼科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来测量眼压,评估患者的青光眼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青光眼患者,医生会根据相应的专科检查来判断疾病的发展阶段,并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合理用药也是控制眼压的重要手段。青光眼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眼压,减轻视神经受损的程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眼压。

3.调整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避免眼压升高。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减轻眼部疲劳。同时,饮食也是影响眼压的重要因素。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四、保持平和心情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措施外,保持平和的心情对于控制眼压同样至关重要。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眼压。一些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眼压升高,加重青光眼病情。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为了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此外,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也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同时,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心事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心理健康与眼部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会处理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眼压,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五、总结

青光眼是严重视力威胁,高眼压是主因。要保护视力,需深入认识其危害并掌握眼压控制方法。定期眼科检查、合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平和心态等都可有效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心理健康也关乎眼部健康,要积极乐观,处理好负面情绪。青光眼虽可怕,但可防可治。只要我们掌握防治知识,积极行动,才能保护视力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