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6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功效与使用 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肝硬化的预防与治疗 如何科学护理白血病患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作者:潘翠婷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关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心脏又是一个很脆弱的器官,容易出现异常导致疾病产生,其中,心律失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中多采用治疗联合护理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状态,本文将以心律失常的护理为重点进行介绍。

什么是心律失常。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中的“水泵”,每一次跳动,都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主动脉,完成血液循环,帮助人体实现多项生命活动。在心脏的每次收缩之前,都会先发生一次心电指令,心房和心室接收到指令之后才开始进行工作,当这种电指令无法正常维持的时候,就出现了心律失常,意为心脏正常规律的活动失去控制。

心律失常患者会表现出胸闷、胸痛、乏力、头晕等症状。心律失常的危害深远,首先是容易导致猝死,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猝死率远高于正常人;第二,心律失常会导致血液循环失常,心脏排血量下降,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第三,影响肾脏循环,导致肾脏缺血,出现少尿、蛋白尿等症状,最后,心律失常有遗传性,其子女发生心律失常概率升高。

心律失常在进行常规治疗后,一般需要全面的护理促进恢复,提升预后质量,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医院护理。

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1.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有资料显示,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为中老年人,对疾病认知度不足,或因为疾病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及自我负担感受,导致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慌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可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模式,纠正患者误区,树立正确观念。为患者分发健康知识手册,内容应图文并茂,使用图片清晰展示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后续的健康宣教里重点讲解手册里的重点知识。此外,心律失常的自我诊断、防控以及自我护理等也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让患者对疾病有全面认知。

2.生活起居护理。关注患者的病房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病房处于合理的温湿度范围内,提升患者居住的舒适度,每天可适当进行开窗通风,为患者提供新鲜空气。根据患者喜好更改病房内的环境,如摆放花盆或报纸等,避免孩童在病房走廊内奔跑或者出现其他吵闹行为,避免加重患者疾病,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

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如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等,以及患者对饮食的喜好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计划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盐等基本原则,控制患者每日盐分及脂肪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量盐分。若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应告知患者戒烟限酒,在饮食计划中添加水果蔬菜等食物的占比,告知患者控制体重等。

3.用药指导。多数患者需进行长期用药控制病情,为提升患者对用药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药物的了解,可为患者详细告知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基础知识以及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增加患者的了解。

4.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后对疾病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进行预防。若患者风险评估分数较低,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进行评分预警,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若患者风险评估分数较高,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护士长,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并将护理内容记录在档案里,和下一班护理人员有效交接,经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转移至普通病房。

5.疼痛护理。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伴随心绞痛等症状,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者采用非药物手段进行疼痛护理,如按摩、针灸等,帮助患者摆脱疼痛情况,促进身体好转。

6.出院护理。将日常护理要求整理并转交给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家属了解日常生活禁忌,同时交换家属和医院的联系方式,若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护理难题可及时拨打电话求助。此外,医院内部可开展随访,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内容包含患者病情变化,在家的心理状态,以及用药情况等等,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每个月进行一次家庭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读者朋友们对心律失常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有了大致了解,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患者及医院的差异,护理内容会有所差分。但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且由于心律失常患者容易并发其他心脏疾病,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拥有更专业的护理水平,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