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6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孕期怎样吃更健康 - 数字报刊系统 孕期怎样吃更健康 试管婴儿后如何科学保胎 肥胖困扰怎样减重才健康?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小窍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孕期怎样吃更健康

作者: 梧州市工人医院 杨远花


孕期是每位女性生命中特殊而神奇的时期,它象征着新生命的孕育与成长。在这个时期,孕妇的营养摄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更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孕期食谱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孕期营养需求、食谱制定原则及健康食谱示例,帮助准妈妈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孕期。

 

 

孕期营养需求概述

 

孕期营养需求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及自身生理变化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物质,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孕妇每天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禽、蛋、奶及奶制品等。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全麦面包等。同时,要注意选择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以维持血糖稳定。

 

3. 脂肪: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孕妇应适量摄入脂肪,特别是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橄榄油等。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钙、铁、锌、叶酸等营养素。钙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锌参与胎儿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这些营养素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动物性食品等。

 

 

孕期食谱制定原则

 

在制定孕期食谱时,孕妇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以确保母婴健康。

 

均衡饮食是基石。孕妇需保证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不偏食不挑食,同时注重食物的搭配与互补,使营养更全面。

 

适量多餐是关键。孕期胃肠功能减弱,适量多餐能减轻胃肠负担,维持血糖稳定,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带来的不适。

 

食物多样化是保障。孕妇应选择多种食物,确保营养的全面性。同时,食物的色、香、味、形也很重要,它们能提升食欲,帮助孕妇更好地消化吸收。

 

避免过度饮食与营养过剩同样重要。孕期虽需增加营养,但过度摄入会导致营养过剩,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

 

个性化调整不可忽视。每个孕妇的体质、孕期阶段和营养需求各不相同,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食谱。有特殊需求或疾病史的孕妇,更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孕期健康食谱示例

 

以下是一个孕期健康食谱示例,供准妈妈们参考:

 

早餐:

 

(1)全麦面包2片,涂上一层薄薄的橄榄油或坚果酱。

(2)煮鸡蛋1个。

(3)牛奶1杯(约250毫升),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核桃碎。

(4)新鲜水果1份(约100g,如苹果、猕猴桃等)。

 

午餐:

 

(1)瘦肉100克(如鸡肉、牛肉等),切成薄片后炒熟。

(2)蔬菜200克(如西兰花、胡萝卜等),切成小块后炒熟。

(3)杂粮饭1碗(约150克)。

(4)豆腐汤1碗(可加入适量的海带、紫菜等)。

 

晚餐:

 

(1)鱼肉100克(如鲈鱼、鲑鱼等),清蒸或红烧。

(2)绿叶蔬菜200克(如菠菜、生菜等),清炒或凉拌。

(3)小米粥1碗(约200毫升)。

(4)水果沙拉1份(如草莓、蓝莓等,约100g)。

 

加餐:

 

(1)坚果适量(约15g,如核桃、杏仁等),可作为零食食用。

(2)酸奶1杯(约200毫升),加入适量的水果丁和蜂蜜。

 

 

孕期饮食注意事项

 

在孕期饮食中,孕妇应格外留意以下要点:

 

避免食用生冷、不洁和刺激性食物,如生鱼片、未煮熟的肉类和辛辣食物,以预防食物中毒和肠胃不适。

 

要控制糖分、盐分和油脂的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预防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补充营养品,如钙、铁、锌等,确保身体所需营养素的充足。

 

孕妇还应关注食物过敏和不耐受情况,如有相关症状,应避免食用相关食物,并及时就医处理。

 

保持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营养吸收,还能增强体质、有助于体重合理增长,缓解孕期的不适感。

 

 

结语

 

孕期饮食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孕期食谱,确保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不仅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还能让准妈妈们度过一个愉快而舒适的孕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准妈妈们也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适量多餐以及避免过度饮食和营养过剩。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共同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