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常用于化疗等需要长期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中,其留置时间较长,能够减少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并且PICC置管能够居家带管,便于患者生活。但多数患者在带管期间对PICC导管如何护理了解较少,容易出现不规范行为,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护理。对此,本文对PICC带管期间护理要点进行讲解。
PICC的概述
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是利用导管于患者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处理,之后置入导管,使其直达靠近患者心脏的大动脉。PICC置管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高渗透性药物的患者。采取该种置管方法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能够避免化疗药物与患者手臂的静脉直接的接触,并且大静脉的雪血流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冲稀化疗药物,预防药物对血管产生刺激,能够起到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对辅助化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PICC带管生活护理要点
1. 运动护理
PICC带管期间患者可从事一般性家务劳动、日常工作与体育锻炼,如洗漱、吃饭等,但应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提物品时应将重量控制在5kg以下,置管侧肢体应避免进行打球、托举哑铃等运动,禁止抱小孩、游泳或使用置管侧手臂支撑起床等形成,以免引起导管移位。但为了促进血液流动,预防血栓形成,应进行适当运动,包括跑步、散步等,可每日挤捏弹力球,进行正常关节活动,避免引发关节粘连、肩膀疼痛等情况。
2. 皮肤护理
定时对穿刺处敷贴部位进行清洁,避免将水直接浸湿穿刺部位,保障敷料与敷贴的干燥、清洁。在淋浴时应使用保鲜膜保护穿刺部位,在置管部位缠绕2-3周,以并确保穿刺点与导管接头位置,最后使用胶带将保鲜膜固定,在淋浴时将置管侧手臂举起,以此避免水淋湿穿刺点。在淋浴后应对贴膜干燥情况进行检查,若出现潮湿情况应立即到医院更换敷料。同时,为避免穿脱衣物时对管道牵拉,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使用透明弹力袜套保护穿刺侧肢体,以防导管发生移位等情况。在穿脱衣物时应注意采取轻柔动作,日常洗澡、洗脸时应避免将穿刺部位打湿。
3. 病情监测
在带管期间患者应注重对穿刺点进行观察,包括其是否出现渗液、红肿、疼痛、发热等情况,以及导管是否出现接头脱落、回血,贴膜是否出现卷边、潮湿等情况。穿刺部位皮肤出现脓性分泌物、疼痛、红肿症状应考虑为静脉炎或感染,应立即就医。若局部出现瘙痒,应避免用手抓挠,以防引起感染。定期到医院维护导管,做导管冲洗、封管等处理。同时,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泄等,以免增加胸腔压力,导致回血发生风险增加。
4. 睡眠护理
在睡觉时应避免向置管侧肢体侧卧,对置管侧肢体造成压迫,在入睡前可将置管侧肢体用软枕垫高,避免受压。
5. 定期维护
在间歇期应每周到医院、门诊进行导管维护,包括管道冲洗、敷贴、药物更换等。在维护管道时医生或记录置管深度、外露长度以及穿刺点的情况,为下次导管维护提供支持。输入血液制品、脂肪乳、化疗药等易导致导管堵塞,因此定期进行冲管可保障管道的通畅性,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在冲管时可先用0.9%氯化钠20ml脉冲式冲管,再连接以上液体,输液结束后再用0.9%氯化钠20ml脉冲式封管,然后用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如有疑似堵塞时不可强行冲开,先检查导管是否夹闭或受压打折,若为不完全堵塞,用尿激酶或肝素边推边拉以溶解血凝块,严禁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6. 并发症预防护理
在PICC带管期间若活动、卫生护理不当等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导管脱出、导管破损或断裂、输液接头与导管分离等情况,因此在带管期间应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减少风险因素,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如导致导管脱出的主要原因在于贴膜固定不牢固,导管外露长度超过原先预留的长度等,对此当贴膜固定不牢,或出现卷边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贴膜。在穿衣服时应先穿置管侧手臂,再穿另一侧,在脱衣服时应先脱没有置管的手臂,再脱置管侧手臂,避免导管被带出。置管侧手臂肿胀与活动度较少有关,因此应坚持置管侧手臂功能锻炼,如握拳、松拳等。
在PICC带管期间应对穿刺部位、导管、敷贴等持续监测,做好局部卫生、干燥护理,避免引发感染等并发症。